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零八章 苛捐雜稅,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弘升帶著三萬人離開高昌之後,駐守在張掖郡,因為他身上有一個任務,盯著點西域。
大隋北征之後,西突厥要是在背後來那麼一下,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西突厥雖然遭遇大敗,損失慘重,但也因為敗的太狠,所以與他一起的薛延陀部和鐵勒部,依附的更緊了。
統葉護是個牛逼人,逃回突厥之後,他很快便在眾部落的推舉下,出任新可汗。
歷史上,統葉護就是整個西突厥的巔峰,版圖之大超越前代,乃有史以來西突厥權勢最大的首領。
他返回三彌山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牙帳從三彌山遷徙往千泉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他是擔心大隋接著幹他,畢竟三彌山,就是今新疆庫車縣北哈爾克山,距離大隋比較近。
這個態度,大隋這邊是很滿意的,而且統葉護也繼續向大隋俯首稱臣,派人將用來交換契苾歌楞的兩萬匹馬送到了大隋邊境,還有一些貢品。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態度轉換,脆弱的一批,今天我能稱臣,明天我就能翻臉,還是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朝廷派出使者韋節、副使者崔儀,出使西突厥,以期安撫對方。
畢竟大隋這邊的動靜,人家估摸著也知道了,其中這個崔儀就是契苾歌楞的漢人軍師崔禛的么弟,崔禛現在混起來了,已經歸入統葉護帳下,成了人家的軍師,因為去年那場關中大戰,崔禛曾經諫言打到武威就不能再往前了,否則大軍戰線拉長,只有等死的份。
射匱那時候不聽,覺得自己和始畢五十多萬人,兵強馬壯,直入關中拿下大興不在話下。
殊不知李靖故意把他們往裡面引。
“河西諸郡,單是供應崔弘升,就已經是捉襟見肘了,不能再從那裡徵調糧食了,”崔仲方在朝會上反駁宇文述道。
宇文述也是沒招啊,糧食缺口太大,全指望江南和河南,也不切實際,關中他又不敢徵,只能惦記河西了。
然後呢,宇文述剛反駁了一句,崔仲方立馬不吭聲了。
明擺著人家崔仲方就是表個態,但沒有打算爭取,意思是告訴別人,你們看,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拗不過宇文述,
楊約和楊玄感已經都走了,宇文述其實也差不多了,他就等著解決完河西的事情,就會啟程往洛陽,畢竟東都是整個北征的排程中心。
而於仲文呢,回來了,只聽他道:
“左右翊衛,我可是都帶回來了,加上關中徵調的衛士,大約十二萬兵馬,需要多少糧食和民夫,你得把事情給我辦完再走。”
人家是西路軍行軍大總管,我只管打仗,但是我打仗需要的東西,你們得給我準備全乎了,不然我可不幹。
宇文述也是苦逼的很,他身為中路主力大總管,還特麼得負責天下統籌徵調,我特麼累成這副樣子,你還逼我?
“再過一旬,我怎麼也得動身去洛陽了,關中的事情你不能全指望我啊?”說著,宇文述朝於仲文使眼色,意思是你讓太子給你想辦法。
於仲文的眼神挪向了楊銘。
楊銘笑道:“河西的糧食,就不再徵調了,把崔弘升餓著了,後果太嚴重,號召關中、巴蜀富商,捐輸助餉吧。”
捐輸這玩意,始於清朝康熙滅三藩的時候,並且被康熙發揚光大,兩年內,先後在山西和甘肅,賣出去三萬個縣丞職位,接下來的六巡江南包括乾隆下江南,其實就是要錢去了,沿路所過,富商官紳都得給錢,漸漸的就發展成了一種稅,叫做捐稅,只要皇帝從你這過,你就得交這個稅。
這個就叫苛捐雜稅。
楊廣巡幸花的是國庫,至少表面光鮮一點,那倆辮子純屬討吃要飯的。
沒錯,捐輸聽起來好聽,其實就是賣官。
楊銘也實在是沒辦法,要不然也不會用捐輸這個法子,好在大隋的科舉正處在萌芽階段,賣點官的話,不會影響多大,你要是放在明朝賣官,那幫飽讀聖賢書的官員能用唾沫噴死你。
因為賣官,等於斷了下面士子的上升渠道。
所以楊銘才選了關中和巴蜀,因為這兩個地方,上升渠道一直都是斷的,與其被世家門閥壟斷,不如給那些富商一些機會。
宇文述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麼不要臉的法子,拍案叫絕:“這個法子好啊,關中經去年一場大戰,各郡縣衙門出了不少缺,巴蜀糧食富足,又都在本土豪族手裡,他們肯定願意。”
楊銘笑道:“只能拿關中和巴蜀的缺,用來捐輸,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