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三三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靖幹過突厥,其作戰素質,已經得到李靖認可。
滎陽也沒有多少糧食了,不過它的屁股後面就是興洛倉,所以屈突通是可以調撥一些出來,然後再從興洛倉補充。
洛陽至滎陽這條線,眼下已經是安穩了,雖然仍散落著很多叛軍逃兵,但是他們已經不敢跟官軍叫板了,最多跑到鄉里,禍害一下百姓。
行軍半路,楊玄縱收到訊息,胙城縣令戰死,由留在城內的東郡司馬黃君漢頂上,與叛軍已經幹起來了,胙城破城在即。
黃君漢就是放了翟讓那個,歷史上他是投靠了瓦崗寨的,但是這一世,翟讓沒有成氣候。
歷史上,人家是在李密歸附瓦崗,佔據滎陽,兵逼東都之後,才歸附的,現在很明顯,瓦崗軍還是一夥賊寇。
“傳我令,加速行軍,直撲胙城,”楊玄縱果斷下令道。
如果讓叛軍攻進縣城,對玄縱來說是不利的,因為那個時候,就換成是他攻城了。
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所以能不攻城,最好是不要攻城。
圍攻胙城的,是李德逸的義子,趙全發,本身就是山東東平郡的一個土匪頭子,有自己的班底,依附李德逸之後,在山東打了幾場漂亮仗,被認了義子,外號天府將軍。
所以啊,李世民那個天策上將,有時候聽起來也不是很唬人。
收到訊息,官兵已至,趙全發立即撥出三千人往後十里結陣,以阻追兵,給他提供攻下縣城的機會。
三千叛軍往後這麼一走,半路上就跑了五六百。
這個關頭,誰也不願意往西邊走了,因為他們都知道,那邊有官軍。
要麼說一旦丟了士氣,再撿起來就會非常困難,這兩千來人殿後叛軍,幾乎是一觸即潰,楊玄縱壓根就沒怎麼打,對面就四分五裂。
眾所周知,足球場上0:3的情況下,是很難追的,因為士氣沒了,能夠絕地求生的,畢竟是少數,但是這樣的少數情況一旦發生,就是乾坤扭轉之勢。
玄縱與趙全發的叛軍,在城外展開決戰,一方是兵勇將猛,一方是潰敗之師,勝負是完全沒有懸念的。
何況玄縱還有兵力優勢。
滿地的屍體密密麻麻,受傷叛軍的哀嚎聲,正在一點一點的消失,因為他們正在被清理戰場的官兵挨個補刀。
這個差事看似輕鬆,其實挺危險,因為有些受傷不能行動計程車卒,手裡如果握著弓弩,還是頗具威脅的,所以補刀的必須是全甲,就是提防暗箭。
從俘虜口中得知,南邊的封丘城以及北邊的靈昌城也有叛軍攻城,其中李德逸在靈昌方向。
出城與玄縱會合的黃君漢,已經是渾身浴血,道:“靈昌的駐兵還有一千多人,但是封丘,是一點都沒有了,卑職以為,應先救封丘。”
他本身是東郡司馬,是郡一級的官員,對三個縣的城防還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他管不了縣令,雖然楊銘改制之後,郡、縣級的僚屬官員任命權,正在逐步收歸中央,但畢竟按照舊制,郡司馬由郡守辟易,但是縣令,是吏部任命,誰大誰小,一目瞭然。
楊玄縱皺眉道:“北去靈昌不過三十里,而且還是賊酋所在,往南封丘六十里,恐救之不及,擒賊先擒王,還是應以靈昌為重。”
他的想法,沒有任何毛病,救火也是先救近,封丘畢竟有點遠。
“城內還有糧食嗎?能否準備胡餅一千斤?”楊玄縱問道。
黃君漢點了點頭:“如此艱難時局,餓一餓百姓,可以湊出來。”
“那就速辦!”楊玄縱帶著大軍進城,暫時休整。
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大量運動之後,就得補充能量,強行行軍,又是臘月,弊大於利。
一天的時間,一筐筐熱乎乎的胡餅被送入軍中,每人兩張,多了實在是沒有了。
其實玄縱的行軍口糧還沒有吃光,但是已經凍得邦邦硬,大量消耗體力之後,還是得吃點新鮮熱乎的,這樣才恢復的快。
休整一夜後,翌日清晨,玄縱領大軍開拔,朝著靈昌縣方向去了。
與此同時,黃河方向,史懷義也順利登陸,直接駐紮進了距離河岸十五里的黎陽倉,並且傳信給李景,讓對方安心。
至此,洛陽往河北,一條通道就算是開啟了。
一路上,史懷義的六千人,凍死了四百之多,戰爭就是這麼殘酷。
歷史上的隋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