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要以為高句麗是好打的,歷史上楊廣三徵雖然全敗了,但是對於高句麗的消耗,是空前巨大的,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
高句麗在初唐時期,常備兵員為六十萬,這裡面,楊廣不知道給他送了多少,兵員是多了,但是楊廣打了三次,也把高句麗的經濟給打崩了,百姓節衣縮食,一日一餐。
李世民時期,發起過一場對高句麗的親征,大勝而歸,但是也沒把人家滅了,可見這個骨頭有多難啃。
到後來,唐朝改變戰略方針,以頻頻襲擾為主,隔三差五便派軍隊去打高句麗,今年打兩城,明年打三城,反正我不會讓你喘口氣,要讓你風聲鶴唳,疲於奔命。
一直積攢至唐高宗時期,被李勣給滅了。
從隋開始至唐高宗時期,總共近六十年,打了七次,才把人家給滅了。
為什麼,因為人家是封建社會,有一套成熟的社會體系,農耕工業發達,信仰文化俱備,從有一點就能看出,叫做:有婚嫁,取男女相悅,即為之,也就是說,人家是自由戀愛,這比大隋還強。
眾所周知,自由戀愛組成的家庭,是非常穩固的,小家庭穩固,大家族穩固,從而上升到國家穩固。
眼下的高句麗,肯定沒有六十萬常備兵員,據各部諜報判斷,應在三十五至四十萬之間,而且主戰兵種,是鐵甲重騎,人和馬都帶甲的精銳騎兵,有特麼十來萬。
要麼說高句麗能征服北面的靺鞨、室韋、契丹,奚,打的新羅百濟喘不了氣,人家屬實是牛逼。
但是高句麗肯定沒想到,他們的甲冑眼下在大隋眼裡,不堪一擊。
今年過了年,就是大業六年了,楊銘也就二十四歲了。
煉場的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軍械,已經往洛陽交付,也完成了楊廣同志交代下來的任務,兩萬副甲冑。
當然了,這是在犧牲軍械數量的前提下,完成的,反正老爹當初只說要兩萬甲,沒說要多少兵器,那就按照你的來。
也就是說,四批軍械交付給朝廷的,是甲冑多兵器少。
沒辦法,把人逼死,也就是這個數了。
歲首將近,楊銘從河東府庫中調撥了一些錢和布帛,賞給了煉場的工匠和民夫,大家不能回家過年,那就在煉場過個好年吧。
獨孤薪的娛樂山莊規模初具,已經開始對外接客了,這小子因為常年與南方做生意,所以弄來了很多南方妞,這是北方漢子從未見過的水靈。
就是價格有點高,普通民夫連一飽眼福的機會都沒有,好在那裡有廟會,是可以去湊熱鬧的,一月兩次,初一十五。
廟會廟會,廟在哪呢?當然是新修的,做生意的都講究迷信,燒香拜佛圖個吉利,伱在這裡開山莊,不得拜一拜當地的山神老爺?
於是獨孤薪出資修了一個山神廟。
傳說,商湯於此地集結兵力滅夏,曾有過夢中遇蛇的故事,所以湯王山的山神,就是商湯夢裡的那條蛇。
楊銘也去拜過,不拜不行啊,你不信神,老百姓會覺得你是個怪胎,甚至是妖魔鬼怪,因為跟神仙對著幹的,那不就是妖魔鬼怪嗎?
大隋也有重灌騎兵,叫做具裝甲騎,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人馬皆披甲,為重騎。
對付重騎,只能依賴地形,佈置絆馬索、壕溝、女牆、陷阱之類的障礙物,或者是以遊散步兵以自身重大傷亡來換取對方的陣型混亂及少量傷亡。
以前的話,輕騎射兵種對重騎,一點優勢都沒有,但是現在擁有可觀的破甲能力之後,幾乎是可以吊著打了。
輕騎速度快,重騎追不上,再施以遠端拋射,簡直能把對面氣死。
楊銘不需要奏請朝廷應該如何佈置兵種,一來九路總管都是行家裡手,人家本來就懂,再者,我這邊生產什麼,你不就得用什麼嗎?
於是楊銘在煉場外圍又開闢了制弓場,用來大量製造長弓和短弩。
弓所用之木料,有七種,最好的還是柘木,接下來有檍木(椴樹)、桑木、橘木、櫟樹、荊木、竹木。
其中柘木和檍木屬於高階貨,一般衛士配裝不了,而桑木、橘木屬於經濟作物,不能隨便砍,也就只剩下後三種了。
櫟樹、荊木北方居多,所以弓體的主要材料就是這兩種。
至於除了弓身之外的角、筋、膠、絲、漆,只要能動國庫,就好弄。
而弩,則是用酸棗木、大棗木、棠梨木,這三種生長週期長,全都屬於經濟作物,砍伐的話,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