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零七章 殘部補充,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玄和崔弘升等人,盡力安撫著雙方,然後將這裡的情況上報給了皇帝和宇文述,由他們倆來定奪。

後方,沉浸在喜悅中的楊廣,大宴群臣,他自己也是喝的紅光滿面,說好的五月五拿下遼東,你們五月初一就拿下了。

很好,沒有辜負朕。

群臣也是非常高興,大隋遠征的第一戰如此順利,對眼下國內的亂事,有極大的安撫作用,唯一的遺憾,就是讓高建武和仲室韋給跑了。

楊玄感更開心,因為他的嫡子楊元慶,是第一個殺上城牆的,這小子也是膽肥,你是真拼啊,不過結果很不錯,你就瞧好了,看你爹怎麼給你請功。

他連忙給好基友斛斯政使了一個眼色,斛斯政頓時意會,舉杯朝玄感笑道:

“元慶這小子真是威猛,玄感兄讓嫡長做先鋒,你是真捨得啊?”

楊玄感當著群臣的面,哈哈一笑道:“為陛下效力,當不惜身,我家兒郎歷來如此。”

“說的好!”楊廣眼下正在興頭上,聞言大笑道:

“公卿之後,世蒙國恩,元慶沒有讓朕失望,實為我關中子弟之典範,冊封銀青光祿大夫,待到戰事結束,另行封賞。”

“臣代犬子,謝陛下恩典,”楊玄感大喜。

反觀楊約,卻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楊元慶封什麼,他是不在乎的,這尼瑪是嫡長子,就算什麼都不封,將來還有個楚國公可以襲呢,無所謂。

但是李靖這一路,已經殘了,將來怎麼南下,可是個問題。

也就是這個時候,衛玄的奏報送來了,楊廣看完之後,令群臣傳閱。

楊約閱罷,嘆息道:“還是讓麥鐵杖回來吧,他這一路,已經不能再南下了。”

如果一支大軍,是一個人的話,那麼殘部,就是一個殘疾的人,三萬二沒了一半,剩下的已經是缺兵少將的殘缺陣容,你就算給他補一支精銳,他也不好搞。

就好比你臨時將曼城和切爾西湊成一支隊,戰鬥力說不定還幹不過阿斯頓維拉。

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只有自己人,用起來才順手。

楊廣也是非常可惜的,麥鐵杖是他的心腹愛將,他是希望對方在此番征討高句麗的過程中,建功立業。

但是眼下這種形勢,烏骨城乃堅城,你不能讓一個殘部去打,必須是一個完整陣容的大軍。

而在楊廣看來,麥鐵杖,也不能回來,他得跟著繼續混功勞。

大堂內,群臣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有人認為麥鐵杖是攻堅猛將,不能撤回來,有人認為,麥鐵杖不撤回來,打烏骨就會很不順,影響太大。

“衛玄的奏報中,建議吐萬緒主攻烏骨,臣以為,可行,”蘇威道。

他就喜歡出謀劃策,但是不喜歡上戰場,而裴矩就不一樣,比我知兵的多了去了,我沒有資格參與這種事。

楊約又站出來反對了:“遼東,是李靖給他擦的屁股,吐萬緒這個人,已經證明不堪大用,衛玄的奏報中說功勞各半,我是認同的,畢竟軍心要緊,但是實際情況,沒有李靖的當機立斷,遼東城不會這麼順利,所以我覺得,吐萬緒到此為止,不能再領軍了。”

“話不能這麼說,”楊廣道:“此番攻克遼東,是李靖和吐萬緒協同之下,才有此戰果,莫要胡說八道。”

楊廣這是好心,或者說,他怕楊約亂了軍心。

吐萬緒領兵在外,你敢這麼埋汰他?朕都不敢說重話。

他難道不知道是李靖給吐萬緒擦的屁股?但是論功,可不是這麼論的,要雨露均霑,以免各方鬧情緒。

楊約趕忙道:“臣失言了,不過臣也想到一個解決辦法。”

“說,”楊廣淡淡道。

楊約道:“麥鐵杖,是猛將,攻城就需要這樣的猛將,他在前方拼死效力,臣也不忍見他被換下來,但是如何給他補充兵力,要慎重。”

楊廣一聽,欸你這次跟朕不謀而合,朕也不想讓他下來。

“卿繼續說。”

楊約直接起身,正色道:

“首先,給麥鐵杖補充的兵力,必須是裝配精煉兵械,其次,應是與麥鐵杖熟諳之人,又或是完全會遵從麥鐵杖排程之人,做不到這兩點,麥鐵杖就必需撤回來。”

“前面一個好說,陣亡將士的兵械,還能用,不夠的,朕從左右備身府給他補,”楊廣道:“那麼卿認為,誰人可為麥鐵杖之補充?”

楊約道:“一個是蘇烈,一個是史萬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