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零三章 初步試探,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城,是非常難打的,除去其周邊十六座山城外,其大城也是固若雞湯。
城池的東南西北四面,全部設定有甕城,像是一個烏龜頭一樣,從城牆上伸了出來。
四座甕城,全部是由青石壘築起來的,一看就是臨時建造的,青石這玩意,確實硬,但是壘的太高,它會塌。
所以四座甕城,牆高十米,石頭中間的縫隙灌注有石灰和粘土,一旦下雨,這些粘合劑就會被沖刷掉,日子一久,它就得塌。
但做為臨時性的防禦壁壘,看上去又彷彿是堅不可摧,這玩意是投石車和弩炮的絕緣體,根本打不動。
但你不打還不行,如果你繞過甕城去打城牆,人家甕城裡的弓箭手,兩翼齊射,攻城隊伍的損失將會非常慘重。
外圍還有壕溝和護城河,屬於相當難打的堅城了。
所以打這種城池,先得打甕城,打完甕城,還得從兩邊的城牆登城,從甕城進不去,因為甕城與城牆之間只有一道門,進去多少,人家裡面的人宰你多少。
為什麼叫甕城,甕中之鱉唄,這玩意伱不能進去,進去很危險。
說的直白一點,打遼東,就是人命堆,沒有第二個辦法,因為楊廣給你定好了時間,否則的話,還可以圍城,切斷水源,等到城內糧草耗盡,自然也就好打了。
吐萬緒的攻城部隊,六萬人,在距離遼東城外的西南,正西,西北三個方向,安營紮寨,頻繁派出旗官往城下叫陣,誘使敵軍出城。
雖然大家都知道,人家不會出城,但還是要試一試的,世間之事,不都有個萬一嗎?
等到營寨立起,已經是三天後了。
吐萬緒令屈突通領本部四千人,亞將錢世雄步弓手三千人,亞將劉金叉令排矟手三千人,押官陳雄領攻城器械,共計一萬人,列成陣型,做為初次試探。
這一次試探的主要目的,是探查敵軍城牆防禦部署,再者,就是填壕溝和護城河。
因為大隋這一次征討高句麗,帶了幾件重傢伙,攻城雲梯。
雲梯有六個車輪,高十二米,兩側設定有z形副梯,頂部還有一對轆轤,用以操縱飛雲梯,飛雲梯的作用,就是完善雲梯的高度,如果雲梯比城牆高,那麼轉動轆轤將飛雲梯落下,這是從上往下跳進城牆,如果雲梯沒有城牆高,那麼飛雲梯就正好補上了這段距離,士卒只需再爬一小段,就能登上城牆。
遼東城的城牆,高十五米,也就是說,衛士們登上雲梯之後,再經飛雲梯爬三米,就能登上城牆了。
但是雲梯必須貼合城牆,所以你得把壕溝和護城河給填了。
壕溝淺,可以用木板搭設,但是護城河寬且深,木板扛不住雲梯的重量,你得用石頭去填。
隨著鼓吹隊的戰鼓敲響,屈突通總領的一萬試探部隊,分作八個方陣,朝著遼東城緩緩行進。
列陣在前的,自然是排矟手,中間為弓矢隊,後面跟著十二架攻城車,三十多架弩炮。
攻城車前方,八個人抬著三米高的大排,也就是大盾,是由一根根粗木以繩索捆綁在一起,一旦攻城車就位,八名衛士會將大排以長短不一的六根木棍頂起,做為攻城武器的防禦盾。
投石之前,他們需要往前八米,給投石車讓開視角,隨後便需要撤回四五米左右的距離,以防敵方巨石砸中投石車。
各方陣中間,有傳令旗官不停的遊走于軍陣之中,負責發號施令。
待到距離再近一些,已經接近敵軍遠端武器射程,屈突通下令兩翼的四個軍陣脫離中軍,避開甕城,往兩側城牆方向移動。
隨著遠處城牆內的鼓聲響起,甕城高臺上的弩炮和投石車,率先朝著屈突通兩翼軍陣投射,因為攻城武器都在兩翼。
而高句麗的弓箭手,則是需要靜等隋軍進入射程,才能射擊。
投石砸在地上,聲勢驚人,與弩機發射時的機括聲響,組成了一種奇妙的聲音,一種催命之音。
被頭石砸中的下場只有一個,就是一灘肉泥,被重弩擊中,則是甲碎人亡。
即使是精煉鋼鑄成的盾牌,也扛不住重弩的巨大沖擊力,因為排矟手的盾牌,為攜帶方便,重量和厚度都有限,何況吐萬緒這支部隊,沒有裝配精煉兵械。
而隋軍這邊,各陣押官不斷的高聲嘶喊著,督促麾下衛士保持陣型,就算投石和弩箭落下,你也不能躲。
因為你一躲,就會連帶周圍的人也跟著躲,容易引起羊群效應,也就是從眾心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