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暕能夠順利離京,這讓他長出了一口氣,他心裡明白,此番監修運河,一旦做不好,父皇會新賬舊賬跟他一塊算。
事情是怎麼走到如今這副田地的?楊暕無奈嘆息。
這一次離京的大部隊,同樣涉及到三省六部十一寺,人馬浩蕩,其中太常寺出人不少,他們會進入滎陽板渚鎮,舉辦祭河大典。
你可是要挖黃河,而黃河在華夏文明當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你不能不跟人家打個招呼就挖,這是禮貌問題。
除了祭祀所需要的牲畜必不可少之外,還要念祭文,大意就是稱頌黃河的偉大,拍黃河的馬屁,並且告訴人家,您老人家行行好,讓我們能順利挖通運河。
祭文,必須是皇帝楊廣親自書寫的,別人沒這個資格,祭黃河與祭天,是一個等級,場面非常壯觀。
楊銘的車隊,在進入藍田縣之後,得到前方斥候通報,說是離京的大隊人馬就在前面,相距不足十里。
楊銘主動讓道,吩咐車隊尋了一塊路邊空地,暫時休整,等待離京的大隊伍。
不多時,鳴鑼開路的大部隊,浩浩蕩蕩的過來了。
楊銘策馬立於路旁,迎面而來的車隊並沒有停下,這很正常,並不是因為瞧不起楊銘,而是隊伍不能停,也不能受阻,好像是有一種迷信的說法,大概寓意一路通暢,一切順利。
尤其是前方的祭祀隊伍,一路上都會扯下紅布條,掛在路邊,楊銘不懂是什麼意思,總之太常寺的門道多著呢。
等到僧侶隊伍過去之後,就是齊王府的車隊,楊銘望向騎在馬上的楊暕,於路邊笑道:
“此番辛勞二哥了。”
楊暕策騎來到路邊,陪著笑臉道:“都是為國家做事,談不上什麼辛勞,倒是銘弟,辛苦一年,可以暫時緩口氣了。”
終究是害的陳淑儀流產,楊暕雖然知道這事不會傳到老三耳朵裡,但心虛肯定還是有的。
楊銘也很意外,老二的態度怎麼變的這麼好了?自己瓜分了他的家產,他都能笑得出來?
“那就祝二哥一路順風,”楊銘拱手道。
楊暕點了點頭:“好。”
說完,便策馬返回了隊伍。
兩人誰都不想跟誰多說話,但畢竟是親兄弟,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終究還是需要打個招呼的。
楊暕對楊銘恨得咬牙切齒,但是眼下這個時候,他真的不敢亂來,因為他現在的頭號威脅,不是他弟,而是他爹。
運河的工程如果出事,他都不敢回京。
整整一個下午,車隊才從楊銘面前透過,此時已是傍晚,但是京師在望,楊銘不打算停留,於是連夜趕路,返回了京師。
回到府上之後,在楊茵降的服侍下,簡單吃了點東西,洗漱更衣之後,距離朝會也就不足一個時辰。
也許真的是小別勝新婚,又或者源於楊茵絳懷孕生子,她已經兩年沒有和楊銘溫存過。
所以兩人都沒有控制住,放了一串鞭炮。
楊銘重新更衣之後,才從楊茵絳口中得知,老陳家現在已經開始陸續入仕,那兩位陳氏出身的夫人,在宮裡很得寵。
“這是好事情,沒想到淑儀還會動腦筋,”楊銘重新更衣,笑道。
早就躲在門外,因為裡面放鞭炮而沒好意思進來的陳淑儀,聞言推門而入,噘嘴道:
“在你眼裡,我是不是就是個笨蛋?”
楊銘上下打量著陳淑儀,只覺對方比以前瘦了一些,但不該瘦的地方一點沒瘦,不覺感嘆,這丫頭無論胖瘦,都是人間尤物。
“我可沒這麼說,”楊銘笑道:“你這件事辦的,其實非常漂亮,借後宮提拔族內子弟,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陳淑儀笑了笑,主動過來蹲下,給楊銘穿靴子:“我有茵絳做軍師嘛,對了,越公的病越來越重,你要記得多去探望。”
“這是自然,”楊銘點了點頭,看向一旁臉色闇然的王妃,伸手安撫道:“我在來時的路上,已經聽說了,越公辭官返家,高熲罷官,這是大勢,他麼倆威望太高,父皇棄用,也是情理之中。”
楊茵絳幽幽一嘆:“我懂的,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楊家興旺,全都倚仗祖父,今後族內的日子,只怕是不好過了。”
“凡事有我,”楊銘安撫道:“我的妻子是楊家的女兒,我怎會不幫襯?”
楊茵絳感動的點了點頭,半跪下來,依偎進楊銘懷裡。
叔公楊約,作為內史令被外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