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九零章 鞭罰,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權臣和寵臣,有著本質的區別。

楊素是權臣,依靠背後家族的龐大勢力,以及自身超凡的洞察力和戰略手段,在朝堂上站的穩如泰山,能動他的,只有皇帝,而皇帝想動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宇文述是寵臣,他的身家性命與皇帝息息相關,太過依賴於皇帝,就會導致他的位置並不穩固,因為寵臣也有失寵的時候。

至於高熲,既是寵臣也是權臣,這樣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但缺陷也非常致命,受寵於前任皇帝,必然失寵於現任。

楊素一死,高熲就危險了。

所以楊銘猜想,接下來,老爹只怕會找個理由,殺了高熲,別看高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個一閒人。

殊不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這一日的朝會,御史臺有人狀告高熲,說他誹謗朝廷。

誹謗什麼呢,當然是東京和運河兩項工程,不算誣告,因為高熲一直以來對這兩項國策,都是持反對意見的,不是反對路線,而是反對步驟。

眼下的楊廣,繼承了楊堅留下來的豐厚家當,這份家當,是整個開皇時期的老臣,輔助楊堅,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

高熲做為親身經歷者,自然見不得楊廣這麼鋪張浪費,有些不滿的話,也被傳到了朝廷。

楊廣大怒,直接就要治罪高熲。

好在這個時候,朝堂中樞內的大老,不少都是開皇舊臣,別說蘇威牛弘了,就是楊雄、楊弘、楊智積、賀若弼史萬歲等等,也都站出來替高熲求情。

很顯然,這麼多人出面保高熲,楊廣也是動不了的,只有一步步將這些人分化,他才有機會。

但是懲戒,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負責去給高熲懲戒的,是楊銘,懲罰是二十鞭子,楊銘親自行刑,內侍省會有人在一旁盯著。

高熲這樣的年紀,二十鞭子肯定是頂不住,甚至有可能因傷致死,朝臣仍有勸諫者,都被楊廣罵的狗血淋頭。

而楊銘今天的表現,差點將楊廣氣死。

他拒絕了。

“獨孤公開國功臣,國之良相,執政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治致昇平,高祖皇帝引為天降良輔,此番不過言語之失,實不致此,望父皇明鑑。”

說罷,楊銘跪倒,額頭貼地。

同一時間,牛弘也打算出來,卻被蘇威一把拉住。

蘇威心裡明白,這個時候,只能是楊銘一個人去頂,別人都不能幫忙,幫忙就是害他,會被以為結黨。

楊銘之所以肯冒這麼大的險,也是因為他知道,高熲扛不住二十鞭。

他不想高熲死。

因為歷史上有一種說法,高熲的死,是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節點,這個人用好了,就是天下承平的大氣象。

可惜了,他沒有楊素的能屈能伸,註定不招楊廣待見。

皇位上的楊廣,此刻的內心已然是盛怒至極,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敢在朝堂上給自己難堪。

還真是翅膀硬了,連我的話都不聽了?

楊廣面無表情,沉聲道:“你這麼保高熲,到底是為什麼?”

“為父皇計,為國家計,為天下計,”楊銘磕頭道。

“哈哈”楊廣笑道:“好一個為君為國為天下,你的意思是,朕罰高熲,就是昏君?國將不國?”

這話一出,好多人都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很多人認為,秦王今日確實莽撞了,值此儲君未明的關鍵時刻,你怎麼能這麼跟皇帝硬懟呢?不想當太子了?

而一旁的楊暕見狀,心裡也在猶豫,到底是落井下石,趁此機會給老三背後來一刀,還是先保住老三,再圖後事。

思來想去,他覺得老三現在還不能出事,於是他站出來道:

“父皇,孩兒以為”

“閉嘴!”

楊廣真的以為老二要背後捅刀,所以趕忙制止,因為他不打算治老三的罪,但如果老二站出來火上澆油,只怕兄弟倆當下就會決裂。

“朕沒有問你,”楊廣冷冷道。

一臉尷尬的楊暕退回原位,俯首沉默。

這時,楊廣繼續看向楊銘,沉聲道:“你給朕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朕就饒了高熲。”

此話一出,蘇威等人頓時鬆了一口氣,很明顯,這是給秦王臺階呢。

楊銘抬頭道:“高熲之罪,在自負,在狹隘,自負其才,目無長見,東京運河,皆為我大隋千年大計,父皇之文武大略,他看不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