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個過程,說完後,不禁苦笑道:
「這可真是上下其手,十一萬貫,最後落到水軍頭上的,恐怕都不足一萬貫。」
楊茵絳也跟著笑道:「而這還只是水軍一項噢其它地方,又有多少錢被貪了呢?只聽聞秦王愛財,沒想到漢王也如是。」
秦王漢王皆如是,那麼晉王蜀王呢?只怕沒一個是乾淨的。
這件事,沒法追究,只能認了,最多明年的撥款下來,楊銘令總管府將錢如數撥給水軍。
襄州刺史杜吒、驃騎府將軍蔡莒,楊銘也不打算追究了,風氣如此,不是辦一兩個人就能解決的。
本來他還想著讓周仲牟帶著自己的五牙混進水軍吃餉,現在來看,還得自己花錢。
回到江陵之後,楊銘讓杜如晦去找元文都報到,具體事宜,由元文都安排,包括上報吏部,為杜如晦備桉及領取官服。
至於吃住,就在總管府。
總管府的前衙,空房多著呢,只愁沒人住,不愁住不下。
回到自己寢院,徐景將一封信遞給楊銘:
「大興來的,您前腳剛去襄陽,信後腳就到了。」
楊銘點了點頭,在一旁坐下,徐景懂事的將油燈遞了過來,放在一邊。
拆開信一看,楊銘愣住了。
竟然是裴淑英的來信,讀完之後,楊銘長長鬆了一口氣,這些日的疲憊一掃而空,讓他胃口大開。
「快上晚膳,我餓極了。」
「好嘞」徐景笑呵呵的出去張羅去了。
裴淑英的信上,提及兩件事情。
她的弟弟裴宣機與汝南郡主楊嬋,兩情相悅,關係進展神速,很可能會在十月完婚。
這是好事,楊銘非常開心,姐姐楊嬋與裴宣機今年都是十四歲,雖然早了點,但也屬於正常範圍。
祖母獨孤加羅,就是十四歲嫁給祖父楊堅的,歷史上的長孫皇后,十三歲就嫁給了李世民。
所以像他們這種,不算早婚。
另外,裴淑英在信中還提到,自打楊銘離開大興之後,她曾十餘次前往越公府尋找楊茵絳,但是都被管家以各種藉口搪塞過去。
所以裴淑英懷疑,楊茵絳是跟著楊銘去了荊州,根本就不在大興,要不然,楊茵絳不可能不見她。
她在信中末尾,希望楊銘能儘快給她回覆,說什麼楊銘如果欺騙她的話,她這輩子都不會再見楊銘一面。
這話說的,好矯情啊楊銘哭笑不得,你一輩子不見我,對我能造成什麼傷害嗎?
再說了,你弟弟娶了我姐姐,咱們以後就是親家,怎麼可能見不到?
於是楊銘叫來楊茵絳,將信拿給她看。
楊茵絳讀完之後,無奈托腮:「裴淑英的性子直來直去,行事風風火火,你要不給
她回信,她敢來荊州找你。」
楊銘低頭吃菜,問道:「那我該怎麼回覆她呢?」
「這個你不用操心了,信我來回,」說完,楊茵絳將信件妥善收起。
毫無疑問,除了獨孤鳳兒之外,自己的又一大競爭對手出現了。
但是楊茵絳卻並沒有把裴淑英放在心上,因為她非常自信,自己可以完全拿捏對方,因為裴淑英太實在,沒有心眼。
楊茵絳拖著腮幫,隔著燈火望著對面的楊銘,
她最喜歡的,就是兩人獨處的時光,即使沒有隻言片語,但她仍是享受其中。
大興,裴府。
裴淑英已經打定主意,無論楊銘回不回信,她都要去一趟荊州。
她比楊茵絳小一歲,今年十六,在大隋,兩人都屬於大齡待嫁女。
本來裴矩是希望女兒能在兒子成婚之前,找個合適的郎君嫁出去。
可惜事與願違,關中豪族都把他家的門檻踏破了,但女兒一個也看不上,而裴矩這輩子,就拿自己閨女沒辦法。
何況他在旁敲側擊之下,竟然發現自己的女兒心裡已經有屬意之人,而這個人便是有聖後賜下婚約的河東王楊銘。
看來吾兒眼光也不差嗎?當初是抽了哪根筋,看上李德武那小子的?
裴矩在女兒的寢院外駐足良久,望著遠處屋內閃爍的燈火,苦笑搖頭。
他是不可能讓女兒給人做側室的,就算是楊銘也不行。
洛陽獨孤氏?如果不是靠著聖後,獨孤家可謂是一無是處,封疆大吏沒有,中樞任職的也沒有,這樣的家族等到聖後百年之後,是很難長久下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