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獨一檔的。
所以他對高玥具體長什麼樣子,一點興趣都沒有。
負責盯著楊煜的衛士帶回來訊息,說是楊煜已經帶人返回大興,目前住在南城的一家客棧,購置了不少療傷藥,看樣子是要在大興養傷。
養好傷之後他們會不會離開?只能靜觀其變了,楊銘讓人繼續盯著楊煜他們,並且專門留下三十名衛士守在晉陽樓,專職保護高玥。
兩天後,楊茵絳來了,但不是因為她想見楊銘,而是幫著帶話的,有人想見楊銘。
老熟人楊約。
很奇怪,自從春遊一別,楊約並沒有主動約見過楊銘,上次見面還是幫史萬歲求情的時候,今天怎麼好好想見他了?
楊約這次是邀請楊銘到楊府一聚,說什麼近來因政務拖累,以至於無暇分身,不能像春遊時常與君秉燭長談,甚為遺憾,今日於府中設宴,翹首盼君,聊慰相思之情。
也就是楊約,才能說出這麼虛頭巴腦又讓人肉麻的話。
這句話如果出自女子口中,倒也有些風情,換成楊約,直讓人起雞皮疙瘩。
本來在春遊的時候,他們倆因同一目的,成為臨時的戰略合作伙伴,但事後大家各回各家,各幹各事,幾乎沒有往來。
所以楊銘心裡清楚,這老小子要是沒什麼事,是絕對不會邀他見面的。
…
還尼瑪相思之情,相思個毛啊相思。
當晚,楊銘與楊茵絳一同來到楊府。
楊銘是郡王,按規矩,楊府的人是要出門來迎的,當然,楊素可迎可不迎,人家是開國公。
但楊約不行。
所以馬車剛到王府,楊銘就看到楊約嘻嘻哈哈的跑下臺階,來到馬車前,親自將楊銘扶下馬車,
「多日未見,殿下風采依舊。」
楊銘笑道:「楊少卿意氣風發,更勝從前啊。」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大笑。
入府後,楊銘被請至內苑的一處雅廳。
廳內的佈置極為奢華,不誇張的說,比他們王府都強,周圍服侍的女婢各個姿色不俗,顯然是經過精挑細選。
一應傢俱,皆為上等木料,博古架上擺放的那些玩意,只看外觀便知價格不菲。
小楊家是真有錢啊。
不知道架子上那些玩意,有多少是老爹送給楊約他們哥倆的?
落座後,楊約拍了拍手掌,門外立時便有一隊樂伎走了進來。
她們容貌俱佳,各執樂器,有箜篌(konghou),類似於豎琴,有琵琶,篪、笙、箏、琴,這些都是伴奏樂器,中間身材超辣的紅衣女,應是歌姬加舞姬,也就是連唱帶跳。
楊約介紹道:「這幾名女伎皆為南方人士,是我高價從江南購得,擅吳聲,所謂康慨
吐清音,明轉出天然,晉王對吳聲頗為痴迷,小殿下應該也喜歡吧?」
喜歡談不上,主要實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偶爾也會瞧瞧,某音上這類娛樂專案,老百姓免費就能看,而且比這個穿的更少。
你這才露個腰,有什麼看頭?
「還行,」楊銘點了點頭。
楊茵絳在一旁笑道:「晉王府的吳聲樂團當為最正宗,有機會了你帶我賞一賞。」
「一定,」楊銘笑道。
接下來,楊約這老小子不談正事,反倒一本正經的欣賞起歌舞來了。
其實無論吳聲還是西曲,都是清商樂的一種。
隋滅陳之後,從舊陳宮廷獲宋、齊舊樂,楊堅聽了之後,稱其為:華夏正聲,並將其置於清商署,由樂工整理完善。
楊堅對清商樂非常重視,在《七部樂》中只列在國伎之後。
《七部樂》,也稱「七部伎」,是大隋宮廷所用七部音樂,排名有先後,分別是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
其中排在第一的國伎,也就是國樂,傳自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是一種西涼音樂,歷史上只有北魏和隋朝奉其為國樂。
楊銘對歌舞的興趣,完全取決於表演者是誰,毫無疑問,下方的紅衣舞姬身材樣貌都屬上等,非常性感,但如果換成陳淑儀或是楊茵絳換上這身露腰衣服,楊銘才會目不轉睛。
現在嘛,當然是心不在焉,盤算著楊約這老小子在什麼地方給自己下套呢。
一曲舞畢,楊銘跟著楊約楊茵絳一起鼓掌。
楊約意猶未盡道:「果然絕妙,不枉我花費重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