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上楊廣繼位皇太子,其實並不複雜,整個過程還是挺順利的。
說穿了,主要還是因為楊勇沒有嫡子,東宮但凡有嫡出,楊廣連奪宗的念頭都不會有,他要敢有這個念頭,楊堅夫婦第一個弄死他。
正如朱標不死,朱棣也不會有造反一樣。
這就是命運。
元妃過世,已經註定了東宮易儲是必然結局,也許在此之前,楊堅還曾猶豫不定,但現在,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正如楊麗華說的那樣,自古以來就沒有庶子繼承家業的,宗室公卿如此,貴族商人如此,百姓家裡也如此。
楊勇即位,名正言順,但是他的兒子呢?
如果將來由庶長子長寧王楊儼繼承大統,楊昭楊銘這類血脈正統,會不會反?秦王、蜀王、漢王家裡的嫡子,會不會反?
他們會認一個從骨子裡就瞧不起的庶子做皇帝嗎?
到時候,諸王皆反,這天下會亂成什麼樣子?
獨孤加羅因長女的表態而心情大好,不過她也奇怪,為什麼麗華會對銘兒說這些,而不是直接對我說呢?
她狐疑的望著身邊的孫子,陷入沉思。
楊麗華曾經有過交代,不準楊銘將他們之間的約定告訴任何人,楊銘當然會做到,但是他也很苦惱。
因為楊麗華給了他好處的同時,也給了他一個異常艱難的任務。
保楊勇,能保住嗎?保不住的,楊廣絕對不會讓楊勇活著,甚至不會讓楊勇任何一個子嗣活在這個世上。
這一點,誰也攔不住。
而當時楊銘的表態,說的也很清楚:盡全力保全。
出力肯定是要出的,為了完成自己對楊麗華的承諾,但結果無法改變。
至於早點就藩,不用楊麗華提醒,楊銘早早便有這個念頭了,自己想要爭奪儲位,必須等到六年之後楊昭病故,在此期間,他沒有任何機會。
因為楊廣繼位的話,楊昭就是天下公認的未來儲君,既嫡且長,地位不可撼動。
既然如此,他呆在京師幹嘛?還不如早點就藩,養精蓄銳。
再者說,老爹楊廣也未必會然他呆在京師。
當晚,楊銘就住在芙蓉園,看獨孤加羅的架勢,估摸著還要在這裡住幾天。
昏暗的寢室內,阿樓又令人點了幾盞燈,光線這才明亮不少。
在獨孤加羅的示意下,阿樓退出室內,將屋門關上。
房間裡,就只剩下獨孤加羅母女兩人。
獨孤加羅道:「我聽銘兒說,你會支援我?」
楊麗華低頭擺弄著手指甲,語氣冷澹道:「有條件的。」
獨孤加羅禁不住笑道:「從小到大,阿孃什麼事情沒有滿足你?就算如今,你那些兄弟姐妹中,我與你阿爺,也還是最向著的你,說吧,什麼條件?」
楊麗華抬起頭來,望著遠處燈中撲閃的火焰,道:
「讓楊銘就任荊州總管。」
…
「什麼?」獨孤加羅驚呆了,她完全沒想到,女兒會跟自己提這樣匪夷所思的要求。
荊州之地何其重要,大隋開國初設四大總管,荊州便是其一,下轄二十二個郡,權力之大,僅次於揚州和幷州,在益州之上。
楊銘就封荊州總管,自己另外兩個兒子楊秀和楊諒會怎麼想?
此事的根結在於,銘兒才十二歲,怎麼能坐鎮如此重地?豈不是兒戲?
獨孤加羅臉色肅然道:「你不是在跟我說笑吧?」
「你覺得呢?」楊麗華第一次直視乃母:「難道你不明白我做此安排背後的深意?」
獨孤加羅一愣,將手中佛珠擱在一邊,手指在幾桉上緩緩摩挲,她是聰明人,心知越是聽起來離譜的事,越是有貓膩。
半晌後,她試探著問道:
「你是怕昭兒與銘兒兄弟相爭?這是不可能的,銘兒是三子,怎麼跟長子爭?」
楊麗華澹澹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會不會爭?你都要做最壞打算,史萬歲搶功一事,就是他在背後周旋,史萬歲都敢頂撞阿爺,卻被這小子壓住了勢,硬生生被拉去給楊素低頭,」
「楊素事後對這小子讚不絕口,稱其為少年偉才,賀若弼也曾在人前讚揚他有洞若觀火之勢,他太厲害了正如你說的,他才十二歲,但是他乾的哪一件事,是一個十二歲的孩童能幹得出來?」
「我也不瞞你,栽贓劉居士,就是這小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