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手?怎麼反倒剛過去的老五下手了?此女既是馮小憐的女兒,模樣應該不差,以老三那副德行,不該錯過才對。」
「不但沒有下手,三叔也不讓別人下手,在晉陽,此女是受三叔庇護的,」楊銘解釋道。
楊廣頓時皺眉,沉吟一番後,道:「看好這個女人,無論誰來索要,都不要給。」
「孩兒曉得,」楊銘點了點頭。
楊廣已經察覺出不對勁了,雖然此女曾是皇室貴胃,但眼下也不過是個庶女,齊國已亡,她有什麼地方值得老五惦記?
老五雖也好色,但終沒有老三那麼不堪,何況老五正妃比較強勢,已經打死過老五在外面偷養的好幾個女人,按理說他不該如此才對。
再說了,他怎麼好意思讓自己的兒子給他搶女人?那張老臉不要了?
而自己是真正見過馮小憐的,高女就算只繼承乃母一半姿色,便已是難得的美人,以老三那種恨不得將全天下美女都擄回家裡的性子,不可能不下嘴。
這兩個蠢貨到底在搞什麼鬼?
思來想去,楊廣也懶得再為這些小事費心。
他現在有大事要做,沒功夫探究這類雞皮蒜毛的事情,於是囑咐楊銘幾句之後,便回房歇息了,明日還有朝會呢。
…
楊銘這下子算是吃了定心丸,有老爹在背後頂著,誰來要人都不好使。
結果楊廣剛走,管家褚季來了,說什麼楊煜想要求見蕭妃。
蕭妃微笑著看向楊銘:「你猜他會說什麼呢?」
楊銘笑道:「他不說求見阿爺,而是要見阿孃,自然是覺得阿孃心慈,多半是想請阿孃放他走。」
蕭妃點了點頭:「吾兒藏於屏風後,聽聽他怎麼說。」
接著,管家褚季將楊煜帶了進來,後者一進來便趕忙行禮道:
「二阿母,侄兒思來想去,此事應與銘弟無關,只是當時心急,才誤會了銘弟。」
蕭妃笑道:「理應如此,銘兒雖頑劣,但不至與兄弟相爭。」
說著,蕭妃突然間轉換面孔,冷冷道:「你欺吾兒年小,誣陷與他,我本欲明日覲見二聖,求個公道,你既已悔改,速速離京。」
行,行,我這就走,楊煜真的被嚇到了,這件事一旦被捅到二聖那裡,別說他挨訓了,父王也少不了會被訓斥一番。
畢竟聖後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父王在外面沾花惹草。
而楊銘這小子本就是寵兒,而他又是聖後最不待見的庶子,誰佔便宜,一目瞭然。
罷了罷了,捱罵總比捱打強,小錯總比大錯容易熬過去。
楊煜就此告退,領著自己的部曲灰熘熘的走了。
眼下大興形勢特殊,戌時便會宵禁,他離開王府的時候偏偏剛過戌時,結果剛出了崇仁坊,就被一隊武侯衛給圍住了。
而他身邊又帶著幾十個部曲,更容易被誤會。
好在他隨身攜帶著魚符,亮明身份之後,那些武侯衛倒也不敢為難他,而是親自將他護送回來南城。
雖是一場小風波,但卻讓楊煜越發覺得憋氣。
第二天,楊煜便帶人從明德門離開,當他騎在馬上,轉身回望大興城時,勐的啐了一口:
「這個地方老子再也不來了。」
楊廣在朝會結束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回府,而是派魚贊帶回來訊息,大隋又一位大人物過世了。
斛(hu)律孝卿,也就是楊暕老丈人,民部尚書韋衝的前任。
這個人比較特殊,他本是舊齊的尚書令,於北周攻齊時投靠了宇文氏,楊堅建隋之後,先後任太府寺卿,山南道行臺僕射,後來在民部尚書的位置幹到兩個月前。
眾所周知,大隋是以關中貴族集團為基本盤,陳、齊兩地很少有人能在大隋做大官。
其中最出名的,是李德林,入隋後官至內史令,開皇十二年過世,裴矩就是接了此人的班。
這個人是舊齊地區公認的第一大儒,被齊人稱之為「天下偉器」。
楊堅召他入朝,一來是因此人博學通典,陰陽緯候,無不涉獵,另外,多少也有點照顧齊人面子的意思。
李德林之下,就是斛律孝卿了。
斛律孝卿這個人,在史書中也不過寥寥幾筆,不算特別出名,但他這輩子卻幹過一件大事。
這件事說來也不復雜,很簡單,就是跑跑腿就幹成了。
但影響卻極為深遠。
他將一件齊後主高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