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來,就沒有自己洗過澡,必須有人服侍才行,洗過之後還需揉捏一番身體,才算沐浴完畢。
隔著屏風,只聽楊茵絳道:「此番赴任荊州,你是打算混日子,還是有其它念頭?」
混日子?楊銘愣道:「為什麼要混日子?」
楊茵絳道:「如今天下承平,四海一統,除南方偶有戰事之外,也就北方突厥之患,荊州一帶還是安穩的,我說的混日子,是指結交當地氏族,穩住荊州局面,不致生亂即可,漢王殿下當初就是這麼做的。」
楊銘笑道:「那麼你說的其它念頭,又是指什麼?」
只聽水聲嘩啦啦一響,楊茵絳顯然是翻了個身:
「氏族實際把控地方,荊州雖有二十二郡,但是你所能真正掌控的不足一半,另外一半,你要倚仗當地豪族才行,但是我覺得,以你的性格忍不了他們,所以才會問你,有沒有想法收拾他們?」
你不該是楊玄感的女兒,你該是楊素的女兒,楊銘忍不住笑道:
「總管一職,鎮撫地方,力求一個穩字,我若動他們,勢必生亂,只怕無法向二聖交代。」
楊茵絳道:「有了賦稅,朝廷那邊怎麼都好交代,荊州乃富庶之地,有江夏、江陵兩大水運碼頭,一日千舟,西接蜀中,東連江南,乃漕運最盛之地,這樣的地方,屬實不該任由那些小門小戶所掌控。」
…
楊銘對此表示贊同,荊州一帶的豪族,在關中集團眼中,確實算得上小門小戶。
事實上,荊州一帶確實沒有一家可以拿得出手的氏族,雖然大族頗多,如江夏黃氏,江夏費氏,襄陽杜氏,襄陽席氏,武陵龔氏,長沙吳氏、劉氏、羅氏,王氏等等,但是這些都不行。
楊銘將當今的大隋豪族分為四個階層,從高到低依次為政治世家、傳統世家、書香世家、商人世家。
政治世家便是關中貴族集團,
傳統世家如清河崔,博陵崔,太原王,范陽盧,這類傳承很久,也帶有政治色彩的傳統家族,他們比之關中集團還是有差距的。
書香世家便是類似於安邑衛氏這樣的家族,文化底蘊深厚,受人尊重,此類世家以江南居多。
最差的商人世家,大多聚集在大隋中南部地區,荊州一帶的氏族,基本就是這類。
瞧著似乎都是些小嘍囉,沒幾個在京師任職的,但實際上,這類家族在地方滲透極深,大隋的許多政策只有在這些人的配合下,才能很好的實施。
就如州郡之分,荊州很多郡本來已經改成了州,但是在民間,大家還是以郡相稱,這就是政策落不到實處的後果。
為什麼?因為大隋制,州刺史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太守由吏部直接任命。
不管這個州是上上州還是下下州,都是得楊堅點頭才行。
而楊
堅派到地方的,清一色都是背景很硬的狠人,基本一上任,都是壓著地方豪族打,但吏部指派,就有門道可尋了。
許久後,楊茵絳沐浴完畢,直接披了一件薄紗長裙便從屏風後走出,兩名女婢跟在她身後,為她擦乾溼漉漉的長髮。
「臨行之前,我曾特意在祖父書房,查閱過關於荊州一帶的記載,別看這些小門小戶上不得檯面,他們大多背後都有後臺。」
楊銘笑道:「你的阿爺,又是誰的後臺呢?」
楊茵絳一愣,忍不住託額苦笑道:「也就江夏一帶。」
楊玄感,現任鄂州刺史,治所在江夏縣,轄下四個縣:江夏、武昌、永興、蒲圻。
但江夏一帶,沒有人稱鄂州的,皆是以江夏舊稱。
四個縣啊?這應該是中下州了吧?楊玄感混的也太差了。
如果不是因為他爹是楊素,這小子將來絕對不會有什麼大出息,身上那個柱國的勳位,還是楊堅看在楊素的面子上賞賜的。
不過楊銘知道,楊茵絳謙虛了,楊玄感在荊州的影響力,絕不止江夏,不看僧面看佛面,人家親爹現在是尚書左僕射,百官之首,地方豪族誰敢不給面子?
楊素可是個狠人,殺人不眨眼,眼下的大隋朝堂,就屬他這輩子殺的人最多。
這次南下之路,繞道六十里就可以經過江夏郡,楊茵絳有機會父女重逢,只是不知道,以她現在私奔的狀態,敢不敢見她爹。
楊茵絳似乎並沒有生病,只是嫌棄自己滿身臭汗而情緒低落罷了,現如今沐浴已畢精神煥發,狀態看起來很不錯。
「好了,早點休息吧,我們會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