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暕拿起酒杯,一口灌進嘴裡,擦拭嘴角,狠狠盯著楊銘,說道:
“我是你二哥嗎?”
楊銘澹然道:“任何時候,你都是我的二哥。”
“哈哈”楊暕大笑道:“那為什麼你是秦王,我是齊王呢?論資排輩,咱們是不是應該換一換?”
終於還是來了,楊銘就知道,以老二的性格,肯定計較這個。
“這是父皇的意思,大概是因為仁壽宮的事情,我出了點力。”
“你那個不叫出力,叫理所應當,”楊暕的聲音越來越高,神色慍怒道:
“父皇母后和大哥,被柳述奸賊圈禁,換做是我,也會第一時間領兵去救,老三,你不要把這件事當作你的功勞,這不是功勞。”
說著,楊暕一腳踢開面前長几,藉著酒勁大怒道:
“父皇冊封你為秦王的時候,你但凡有過幾句推脫之詞,二哥今天都不會生你的氣,但是你沒有,你是不是覺得,秦王就該是你啊?”
楊銘正襟危坐,神情冷峻道:
“你犯不著跟我動氣,原本你應該是襲封晉王的,而我是秦王,是楊約在朝會上說,父皇曾為晉王,所以晉王不宜加封”
“你不用湖弄我,”話還沒說完,楊暕便一甩袖子將他打斷:
“別以為我在江都,朝中的事情就不知道,別忘了,我還有個岳丈,在尚書省管著民部呢,我還有個親孃,是當今皇后!”
“楊約建議不封晉王,是前面的事,後來眾人又議過,咱倆誰該是秦王,楊素和高熲那兩個老不死的站出來支援你。”
楊暕越說越激動,道:“他們兩個憑什麼支援你?還不是你在背後跟他們竄通好了?我知道,你聰明,一肚子計謀,但你總不能算計你親哥?”
“我什麼時候算計你了!”楊銘也怒了,勐地拍桌站起:
“你要是在乎這個,我明日便上奏父皇,咱倆換一換,瞧瞧你現在的樣子,沉迷酒色,荒廢正事,我勸你難不成是為別人好?你醒醒吧二哥。”
“楊銘!”楊暕晃晃悠悠的走向臺階,直朝著楊銘撲來:
“我今天就要教訓教訓你,好讓你知道,誰是兄誰是弟。”
說著,他直接拽起楊銘衣領,一拳搗在楊銘臉上。
楊銘也不慣他,兄弟倆就這麼在大廳中央廝打起來。
外面人聽到動靜,趕忙將大門關上,唯有張小寶,藉著跟楊銘相熟,跑過來勸架。
“哎呀,殿下們別打了,都是親兄弟,別傷了和氣。”
他能勸住嗎?他勸不住。
半晌後,楊銘楊暕氣喘吁吁的靠坐在臺階下,喘著粗氣,身上的衣服都被扯爛了。
張小寶在一旁苦勸道:“兩位殿下乃骨肉兄弟,無論因為什麼事情,都犯不著這樣啊。”
楊暕呸的一聲,吐了一口血水,轉頭看向一身狼狽的楊銘,忍不住笑道:
“你特麼的,拳頭可真硬。”
楊銘撫摸著臉頰,冷哼道:“不管秦王齊王,都是王,你也成不了太子。”
“哈哈”楊暕笑道:“你不也一樣嗎?”
兩人對視一眼,各自搖頭苦笑。
“好了,今天算二哥的錯,對不住了,”楊暕長嘆一聲:“你小子這些年風頭太盛,我這當哥哥的心裡實在不服氣。”
楊銘當然不願和老二鬧掰,至少現在不會,於是道:“我這一步步走來,哪次不是被人給架上去的?你不在京,大哥又是儲君,髒活累活只能是我幹。”
楊暕心裡,其實也並不算有多麼記恨楊銘,就是臉上覺得掛不住,在江都的時候,但凡京師傳來的訊息,哪件事都和楊銘脫不了關係,以至於久而久之,覺得自己不如弟弟,自尊心難免受損。
尤其是平定漢王叛亂,楊銘的聲勢愈盛,反倒顯得他是無能之輩。
今天兄弟倆打了一架,也算是消氣一些。
“我也勸你一句,不要總是出風頭,”楊暕手肘枕在膝蓋上,望著大門方向,道:
“我雖愚笨,但也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現在威望太高,再這麼下去,小心老大跟你翻臉。”
“別以為老大仁厚,就不會忌諱這些,”楊暕轉過臉來道:“你真要招惹到他,可不只是打一架這麼簡單了。”
雖然太子楊昭,史書記載死於大業二年,也就是明年,但是楊銘在楊昭面前時,其實一直都很小心謹慎,沒說過一句假話,喜怒皆形於色,為的就是使楊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