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素今年六十二歲,年輕時候南征北戰,積累下不少頑疾,身子骨好的時候,還能扛得住,一旦有大病,各種病根也都凸顯出來。
這一次,他抱病養在家中,已經一個多月了。
楊銘來探望,也不下十次,每一次,兩人都能聊上很久,楊素似乎只有在楊銘這裡,才有這麼多的話。
寢室內,幾名美侍被楊素打發走之後,只留下了封德彝(yi),負責招待楊銘。
這位在唐初大名鼎鼎的人物,今年三十八歲,本就是楊素的幕僚出身,開皇年間被楊素舉薦,短暫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內史舍人,如今做為楊素的副手,幫著主持東京營造的事務。
封德彝搬來小板凳,坐的遠遠的,在一旁給火爐裡添炭。
楊素靠坐在榻上,看了一眼裴淑英,枯瘦的臉頰笑了笑,道:
“新人生,舊人死,亙古不變。”
裴淑英趕忙道:“越公言重了,您的身體會好起來的,切勿有此自哀之語。”
楊素笑了笑,朝封德彝道:“德彝,將陛下的那道旨意拿出來,讓秦王過目。”
封德彝點了點頭,起身找出一個小匣子,開啟後,拿出其中的杏黃色卷軸,遞給楊銘。
楊銘展開瞧了瞧,隨即遞給一旁的裴淑英,後者也看了。
皇帝楊廣,封楊素為楚國公,食邑兩千五百戶,拜為太子太師。
至此,太子楊昭的三師,算是全了,太子太師楊素,太子太傅楊雄,太子太保楊弘。
而楚國公,明顯要比越國公更為尊榮,晉、秦、齊、楚,這是王和公最大的四個封號,高熲當年就是齊國公,可惜惹毛了獨孤加羅,給他擼了。
楊銘笑道:“恭喜越公了,不對,應該是楚公。”
“呵呵”楊素搖頭笑了笑,澹澹道:“從老夫病重開始,陛下已經派遣十三位御醫來給我治病,其中七人已經返京,這道旨意,也是他們返京之後,京師那邊才送來的,你看出什麼沒有?”
楊銘搖了搖頭。
楊素笑了笑,他知道楊銘懂,但他也知道,楊銘不會說。
“我應該熬不了多久了,如果今冬能熬過去,興許還有半年可活,陛下在這個時候,做如此封賞,只怕也是想送老夫最後一程。”
楊銘道:“楚公多想了,父皇不會有這個意思,他一定盼著您早日康復。”
楊素擺了擺手,指了指封德彝,又指了指楊銘和裴淑英,道:
“這裡沒有外人,老夫百年之後,德彝就交給殿下照顧了,他跟了我近二十年,因為我的緣故,被至尊罷了內史侍郎,本來的大好前程也功虧一簣,老夫對他有愧啊。”
角落裡,封德彝一聲不響,背對著三人,不停的擦拭眼淚。
這個人極得楊素器重,娶了楊素的堂妹,老家是河北的,祖父做過舊齊的尚書左僕射,算是官宦世家出身。
歷史上,李世民時期,做到了尚書右僕射,而當時的尚書左僕射,是楊銘的老舅蕭瑀。
楊銘臉色闇然,沉默不語,
楊素的病,應該是肝的問題,楊銘也曾問過御醫,御醫當時的回答是:萬勿辛勞,安心靜養。
基本上就是說,治不好了,慢慢養著吧。
這個時候,楊廣對楊素大封特封,多少有點交代後事的意思,不然好端端的,為什麼封呢?
這時候,爐火上的藥熬好了,
裴淑英突然起身,就要去端爐火上的藥鍋,封德彝見狀,連稱使不得,便要替換裴淑英,
裴淑英搖了搖頭,將藥鍋端下來,墊上紗布,將其中的藥湯過濾進碗中,然後拿來湯勺,來到病榻前,
“越公對夫君,一片赤誠,妾身無以為報,惟有侍奉進藥,以報一二。”
楊素微笑點頭:“以前受不得,現在受得。”
接著,裴淑英開始喂藥,一老一少彷如爺孫倆,一個坦然受之,一個小心伺候。
片刻後,裴淑英幫楊素擦了擦嘴,隨後退往一旁。
興許是喝了藥,楊素額頭出了一陣汗,感覺舒服不少,笑道:
“等到春暖花開,老夫會上表,請求返京養病,洛陽的事情,就託付給殿下了。”
楊銘點了點頭:“外面終究不如家裡,回去修養總是比別處要強。”
“楊約給我來信,黃淮運河的事情,明年是肯定要在朝會上議的,以陛下的英智果斷,應該不會有什麼障礙,”楊素徐徐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