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不都一樣嗎?”李秀晴表情古怪的望著楊銘,他是怎麼了?怎麼這麼在意一個名字呢?
柴老弟啊柴老弟,不好意思啊楊銘哭笑不得。
怎麼把她給娶回來了?性格模樣都不符合啊?
眼下的李秀晴,小鳥依人,弱不禁風,與史書記載的平陽公主,完全是兩碼事。
當天晚上,楊銘毫不猶豫就跟她打了撲克。
這也是李秀晴來到王府之後,第一次和楊銘行房。
楊銘於清晨離開王府,前往皇城之後,王妃楊茵絳那邊,便收到了李秀晴見紅的訊息。
今天的朝會,如常舉行。
大家本來憋了一肚子話,想要說,結果挖渠的事情,楊廣壓根提都沒提。
人家不提,不代表沒有動作。
秦王楊銘、越公楊素、宇文愷、楊達即日準備,三天後離京,都督東京營造。
裴矩被派去了張掖,也就是甘肅省張掖市,負責監管與西域諸國的通商,同時負責經略西域。
萬安郡公李圓通接任兵部尚書。
免去安德王楊雄右衛大將軍一職,封太子太傅,兼任京兆尹,晉封觀王。
返朝的來護兒,接任右衛大將軍,兼領驃騎大將軍。
冊封越公楊素為尚書令,蘇威晉封為尚書左僕射。
至於蘇威空下的右僕射,沒人接
這招狠啊
楊銘下意識的瞥了高熲一眼,而看出皇帝此番用意的高熲,也是臉色陰沉。
大隋中樞,頂尖的幾個大老,挪動位置,這可不是小事,如此安排,也肯定是有目的的。
首先,楊銘被支走了,看樣子太子楊昭已經把楊銘的態度,轉告給了皇帝楊廣。
而楊廣反手就給了楊素一個天大的甜頭,自大隋開國以來,尚書令這個位置,只有楊廣南下滅陳的時候,短暫的擔任過,如今終於出了第二個人。
也就是說,楊素現在是真正的百官之首,尚書省老大。
甜頭不是白給的,你要懂得感恩,這樣一來,挖渠的事情,楊素基本上要動搖了。
裴矩也被外放,雖然是幹正事去了,但無疑也是想把人家給支開,畢竟裴矩是反對開鑿運河的,而裴矩在朝中的地位,保五爭三。
楊雄這邊也是,直接給提成了一字親王,他要再反對,楊廣轉頭就能把親王給他擼了。
這是恩惠,你不懂感恩,才是威,這就是恩威並濟。
蘇威這個就更厲害了,因為他原先的尚書右僕射,管的就是刑部、工部和民部,上馬工程,主要靠的就是工部和民部,而蘇威轉去做了左僕射,主管的吏部,禮部和兵部。
看起來是升官了,實際上是礙眼,把你暫時調開。
這下子,楊廣可以直接插手右僕射的刑、民、工三部。
絕了!
你們不同意?好說,我把你們都拆解分化,讓你們跟朕鬥法!
剩下的高熲、牛弘,獨木難支,基本上已經不構成威脅了。
不知道老爹是不是已經開始提防自己,但是朝會上,楊廣對他的態度,還是一如往常,
“吾兒去了洛陽,切記顧及民生,凡事從儉,勿要讓朕失望。”
你說的這些,是反話嗎?
楊銘還能說什麼呢?人家說的話,反正你找不出任何毛病,開挖運河是宇文愷提出來的,楊廣當場也給駁斥回去了,所以皇帝不開口,沒人會提這檔子事。
高熲面如死灰,他已經猜到,這條河渠等到楊銘走後,必然還會有人再提出來。
宇文愷去了洛陽,那麼下一次,會是誰站出來呢?
高熲的眼神在宇文述、張衡、裴蘊等人身上轉悠一圈後,無奈的搖了搖頭。
朝會散去,蘇威非常意外的湊了過來,與楊銘並肩而行,目不斜視的小聲道:
“聽說楊約還欠長公主一頓責罰?”
楊銘點了點頭:“有這麼回事。”
“短時間內,不要讓此人上朝,我能拖多久算多久,”說罷,蘇威腳下加速,遠遠的走了。
楊銘聽明白了,楊約嘴皮子熘,機智多謀,蘇威是擔心下一個提出開鑿運河的,會是楊約。
而楊約是老爹的絕對心腹,鬥嘴的事情,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這個老小子,是大隋第一噴子。
於是楊銘離開皇宮之後,便去了長公主府。
“打個半死?”楊麗華錯愕道:“你不是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