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到眾人離船之後,楊素留了下來。

大船二樓廂房,

陳淑儀在一旁為兩人泡茶,楊素特別喜歡喝茶,與精通茶道的陳淑儀有共同話題。

抿了一口茶水後,楊素澹澹笑道:“關東地區多豪族,糧食大部分都在他們手上,你可以借,但不能搶。”

他現在對於楊銘,還是比較瞭解的,心知楊銘寧願對門閥動手,也不願意為難百姓。

想要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只有這兩個方面,楊素幾乎想都不會想,就會選擇從百姓手裡徵調。

他能惹得起門閥士族中的任何一人,但不敢招惹整個門閥。

楊銘是他的孫女婿,所以他必須要好好規勸,免得楊銘走錯了路。

關東,就是函谷關以東地區,差不多就是河南山西一帶的地方。

楊銘皺眉道:“眼下只是一個河內郡,糧食供應就少了一半,如果其它地方也有這種問題,糧食問題不容樂觀。”

“其它地方肯定有問題,”楊素笑道:“殿下當初提出的十六策,其中有一條,是保障民夫糧食供應,其實是有些想當然了,糧食永遠都是不夠的,你就是將四大倉的糧食都徵調過來,也不夠,殿下信否?”

楊銘愣了愣:“請越公解惑。”

楊素微笑點頭:“一個饅頭是一頓飯,一張胡餅也是一頓飯,四菜一湯還是一頓飯,人的肚子都能裝下,只是分飽飢而已,糧食少,吃的就少,糧食多了自然就會多吃,其實是一樣的,所以老夫認為,除了石工、瓦匠等力工之外,其它民力,每人每日,三張胡餅足矣。”

“三張胡餅?”楊銘愣道:“這也太少了點吧?”

楊素搖頭道:“多了,咱們能供應的起嗎?三張胡餅,基本可以維持每日消耗,老夫曾經計算過,如果每人每日五張餅,只怕不足四個月,就會斷糧,那時又該如何呢?”

“殿下不要認為老夫濫用民力,他高熲修大興城的時候,也是這樣,六十萬人造東京,六十萬張嘴,這些嘴巴平日裡都靠自己解決,但現在,統一由朝廷解決,朝廷也難啊。”

楊銘心裡清楚,人家這是從實際角度出發,來指點自己,但三張餅,也太說不過去了,怪不得你修仁壽宮死了那麼多人。

楊銘知道,他的每一個決策,都要慎之又慎,因為這關乎六十多萬人的飲食問題。

“肉食幾日一供?”楊銘問道。

楊素道:“十日最佳,每日入夜,加一頓稀粥。”

“少是真的少,如果我們跟關中地區的豪族借糧,越公以為能借到多少?”楊銘又問。

楊素忍不住笑道:“我說借糧,不過是擔心你強行徵調的敷衍之辭,實際上,借糧也不好借,首先,以誰的名義借?朝廷?你沒有這個資格,你自己?你也沒有這麼大的面子。”

確實,別看楊銘是親王,真要動世家利益的話,人家可不會任他擺佈。

借糧?大家都不傻,誰也知道借出去的東西想要回來,可沒那容易,大多情況下是打水漂。

再說了,楊銘也還不起,他不可能以朝廷的名義徵調,楊廣可沒有給他這個許可權。

他當初哪能想到,還沒到洛陽,就已經有一個天大的問題,擺在他面前,不用說,河東郡竇彥和裴熙載那邊,只怕也是這個情況。

見楊銘陷入沉思,楊素好心提醒道:“殿下還是要多顧及自己,你替民夫著想,可沒有人替你著想,京師那邊,陛下可是等著你交差呢,這個差事辦不好,殿下今後在朝堂上,舉步維艱。”

人家這話,已經很含蓄了,楊銘知道,東京營造出問題,老爹不會輕饒他,但是糧食供應,似乎已經成了一道無解之題。

關東豪族頗多,首推弘農楊氏、洛陽元氏、洛陽獨孤氏、洛陽長孫氏、滎陽鄭氏和陳郡袁氏。

這幾家,都有大量子弟在朝中入仕,除了袁氏之外,其他都屬於關隴貴族集團。

楊銘如果找他們商量其他事情,都好辦,借糧?免談!

正所謂百分之一的人,擁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財富,這些家族的糧食儲量,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是不能動。

至於楊銘那點家產,拉過來還不夠塞牙縫呢。

楊素以為自己已經將楊銘說動,於是跟一旁的陳淑儀聊起了茶道的問題,殊不知楊銘腦子裡,還在打世家的主意,

當然,最大的那幾家,他也沒膽子動,但是找一些小地主的麻煩,還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