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探獨孤纂的口風,獨孤纂也在探他的,別看人家差點成了楊銘的老丈人,但最後不是沒成嗎?

“東京建成之後,河南郡應該會重新更改治區,不知會改成何樣?”

楊銘算是聽出來了,你還想當洛陽地區的一把手唄?

可能性倒是存在,但是將來的洛陽是東京,是都城,老大是皇帝,下面各部官員都在,你就算混個洛陽尹,上面還有豫州牧呢。

實際上,東京洛陽建成之後,會改為洛州,最大的官叫刺史,治所還在河南縣,東京那地方將來都是大老,關中貴族勢必會早早在這裡置辦府宅,開闢領地,洛州刺史在這些人面前,沒什麼牌面。

老爹楊廣在洛陽的時候,他說了算,外出巡遊的時候,還會設定一個東都留守,所以獨孤纂最幸福的時刻,應該是眼下,而不是將來。

“趙國公放心,將來若有變動,本王這邊當會為你謀劃,”楊銘笑道。

被人家窺破心意,獨孤纂老臉一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臣唐突了,殿下不要見怪。”

“不怪不怪,來,喝酒,”楊銘微笑舉杯。

皇帝楊廣喜歡喝紹興黃,以至於上行下效,但凡重要宴會,必然是以紹興黃為宴酒,民間叫做女兒紅。

但其實洛陽這邊,大家都不喜歡喝,還得是北魏時河東人士劉白墮所釀“春醪”最是盛行,楊銘也比較偏愛這種酒,喝多不容易醉。

宴會過後,楊銘返回住所。

這是一座大宅子,規模其實逾制了,基本和郡王府的規格差不多,但在洛陽,沒人會操心這些。

府內收拾的一塵不染,顯然精心準備過,但是獨孤纂準備的侍女下人,都被楊銘打發走了。

這裡,不能有外人。

翌日,楊銘在獨孤纂等一眾當地官員的引領下,與楊素他們前往洛陽新址。

臨近晌午時候,眾人抵達目的地,尹闕山,尹闕山因兩山對峙,尹水中流,如同天然門闕,所以叫尹闕山,不過現在得叫龍門了,楊廣改名了。

站在龍門山上,向北眺望,楊銘就算不懂風水,也能看得出,這真是一個好地方。

北邙山,南龍門,夾出來的一塊中央平原,洛水從中流淌而過,端的是藏風納氣的一塊寶地。

眾人於一座視線最佳的山腰上,居高遠眺,因為只有這裡,才能窺見全貌。

眼下的洛陽,已經開挖地基,眺望遠方,人群彷若螞蟻般大小,密密麻麻。

“建城先建郭,東城牆長約十五里,南城牆十四里,北城牆十二里,西城牆十四里,總長五十五里。”

“洛水由西向東穿城而過,共設橋五座,皇城以南,為疏通河水以免阻塞,所以需開渠分作三股水流,設北、中、南三道橋,居中為天津橋,意為天河渡口,北為黃道橋,南為皇津橋。”

“城中設橋兩座,居中為中橋,居東為東橋”

宇文愷手握圖紙,為眾人講解。

這些橋都是浮橋,沒有石橋,楊銘對於天津橋還是比較瞭解的,大唐雙龍傳裡面,這裡有過一場大戰,寇仲徐子陵和師妃暄第一次硬碰硬。

而且這座橋,在歷史上常常出現在一些名家的詩詞當中。

史書對天津橋的形容:用大纜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

這是一座鐵索浮橋,行車走馬如履平地。

“洛水以北,西為皇城,東有二十九坊,設北市一座,洛水以南,以定鼎門大街為中軸線,東有六十七里坊,設東市一座,西有十六坊,設西市一座”

整個下午,眾人都在聆聽宇文愷所描述的基本概況,

東京事關重大,每個人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但是楊銘關心的,還是施工問題,洛陽營造,是晝夜不停的,夜間的照明,主要依靠篝火,火油是用不起的。

於是他看向楊達,問道:“那個叫武華的,來了沒有?”

楊達點了點頭,朝山下遠處招了招手,不一會,便有一個年近五十的富家翁拎著下襬跑了上來,

“草民武華,見過殿下。”

楊銘微微點頭:“木料供應,不可遲緩,暫封你為土木副監,負責此事。”

“草民必不讓殿下失望,”武華大喜退下。

“雲定興可在,”楊銘問話道。

不一會,雲定興來了,這位曾經的太子老丈人,已不復往日榮光,眼下一舉一動都表現的非常卑微,當年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