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七六章 楊老四,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業殿,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侍女掌燈之後便離開了這裡,獨留下楊銘他們三個。
蕭皇后已經從昏迷中醒來,眼神呆滯,整個人仿若丟失了魂魄一樣,直勾勾的盯著地面。
而楊麗華,則是臉色陰沉的在楊銘身上打量著。
“咱們家到底是怎麼回事?對付起自己的親人,一個比一個心狠,”楊麗華道:“說說吧,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
楊銘嘆息一聲道:“侄兒也是被逼無奈,您現在也都清楚了,要不是我反應及時,您現在見到的就是我的屍體了。”
楊麗華瞥了一眼蕭皇后,接著道:“父子倆鬥出這麼大的動靜,史書煌煌,你們也不嫌丟人,如今局面算是暫時穩住了,你是打算大開殺戒,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正要垂聽姑母的意見,”楊銘謙卑道。
楊麗華點了點頭:“暫時不能大興牢獄,慢慢來吧,有些人伱現在殺不得,也不能殺,以大局為重,還是要大事化小。”
楊銘道:“侄兒也是這個意思。”
這一次洛陽的亂子,鬧的有點太大了。
楊銘的本來的初心,逼宮也還是依賴自己東宮那幫人,以雷霆之勢控制楊廣,但人算不如天算,正好和楊廣對付他的時機撞在了一起,以至於牽引出連鎖反應,整個洛陽地區的大軍,都動了。
不過損失並不算大,楊玄縱、獨孤武都、裴仁基三部,基本沒有受損,李靖和陰世師也沒打的太過火。
郭榮、史詳與楊元慶的激烈巷戰,死了兩千多,傷者五六千,也還說的過去。
打的最狠的就是北邊的魚俱羅,好在宇文化及逆轉局勢,竇抗選擇站隊,迫使魚俱羅部投降,即使如此,各部人馬加起來也死了七八千。
至於東邊姍姍來遲的堯君素和屈突通,現在還一臉懵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千難萬險,終究還是成功了,畢竟是逼宮,沒有流血是不可能的。
楊麗華見楊銘認可自己的想法,於是開始勸慰蕭皇后:
“這種事情你見的少,一時難以接受,也屬正常,不過這類事情在皇家並不新鮮,舊周宇文家如此,阿摩那幾個兄弟亦如此,當下的結局算好的了,要是輸的是楊銘,才是遺患無窮。”
這就是大胸懷,楊麗華做為唯一一個能跟獨孤伽羅對線的人,絕對不簡單,主要也是經歷的多了。
楊堅殺了她的繼子,她熬過來了,五個弟弟死了三個,四個妹妹死了倆,她也挺過來了,從皇后皇太后變成長公主,她也接受了。
所以楊廣父子內鬥這種事,她算是比較能看的開。
蕭皇后長長嘆息一聲,呆滯道:“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吧,我不想管,我也管不了。”
楊麗華點了點頭,看向楊銘:“讓你四叔出來,幫你主持大局,他對你沒有威脅。”
楊廣五兄弟當中,老三楊俊喜歡錢,老四楊秀迷信鬼神,都挺奇葩的,但你說他們倆對皇位沒有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服楊勇,但絕對不服楊廣,因為古代就是這樣,長子高高在上。
楊銘自然也明白楊麗華的意思,人家並不是建議楊銘給權,又或是恢復蜀王爵位,就是讓楊秀出來壓鎮朝堂,權力是一點都不會給的,但是會讓你張嘴說話。
有些人張張嘴,分量就已經足夠了。
大隋宗室,眼下沒有誰能比的了楊秀的威望,因為人家是高祖血脈,皇室直系。
而楊銘呢,對楊智積父子的表現,很不滿意,李密私底下已經分析過,這兩個人絕對不算可靠,他們在楊銘身上,是押注,沒有出全力。
“姑母的話有道理,四叔如果能回來幫忙,無疑是最好的,”楊銘點頭道。
楊秀和他老婆,就在宮裡,楊廣走哪都帶上,要不是楊諒的死,楊麗華一直在懷疑他,楊廣早就弄死楊秀了。
不殺,也是不想和自己的姐姐翻臉。
楊秀的長子楊孝,娶的是歸化侯蕭球的閨女,這樁婚事從頭到尾都是楊銘親自安排的,楊孝如今雖然襲了蜀王,卻只是大興城安化門的一個監門將軍,過的非常不如意。
這幾天的朝會,楊銘是沒有參加的,裴矩負責主持,而楊銘對外宣稱,在照顧皇帝,以及安撫皇后,忠孝兩個字都全了,自然沒有人會說他不顧國事。
這天,群臣聚集在乾元殿,正在商議各軍府善後的事情。
一身布衣的楊秀,拍著袖子從殿門進來了,眾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