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七四章 諭齊王暕,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世南,是個忠臣,他和楊廣之間除了君臣關係,還有一層友情,都好文學這一口,這倆人是知己。
讓他出賣楊廣,絕對不可能,士為知己者死嘛。
單雄信已經連踢帶打,給了虞世南好幾下,人家疼的在地上打滾,可就是緊咬牙關寧死不從。
為什麼非得是他呢?因為皇帝在委以某一個人重任的時候,都會在私下裡有一番交待,這就是耳提面命。
打個比方,來護兒坐鎮江都,如果京師來了皇帝的旨意,來護兒開啟之後,會從中尋找與皇帝約好的暗號,如果對不上,這就不是皇帝的旨意,來護兒就不會認。
十二衛四府大將軍,都有這個暗號,因為他們掌控著大隋的軍隊。
楊銘想要控制洛陽局勢,一半靠自己人,因為自己人不看詔書真假,只看有利與否,另一半不是自己人,就得詔書來忽悠了。
所以他要麼有詔書,要麼就得等到自己人控制住局勢,他才能露面主持大局。
虞世南這邊,詔書寫不了,不過也不是沒有其它辦法。
大隋制,皇帝詔書是內史省草擬,門下省稽核之後下詔,也就是說,這兩個部門的有心人,都有可能知道詔書裡面的貓膩。
他們平時如果多加留意的話,是知道哪個字少了哪一劃,哪個字的出現頻率比較高,換句話說,他們知道詔書的書寫習慣。
而內史省的官員,肯定都在皇城,但是日月二門被堵著,楊道玄出不去,就沒辦法抓人。
也就是說,楊銘現在空有玉璽,發不了詔書,所以只能等待自己人控制局勢。
不過眼下的形勢,已經改變了。
魚俱羅的敗亡,使得楊玄挺順利進入玄武門,以太子的名義正在逼迫張瑾撤軍。
張瑾能撤嗎?人家這裡是有皇帝死命令的,詔書都不認,只認皇帝一個人,哪會被玄挺逼退。
玄挺也是毛躁人,你不走,咱們就幹。
正當左右衛率和張瑾的左備身府即將幹起來的時候,楊銘出現了。
發不了詔書,就假傳口諭唄,玄挺已經進來了,不會允許備身府攻入徽猷殿,那麼楊銘出場的時機也就到了,就看相信他的人有多少。
日門上方,楊銘身披盔甲,左右被持盾的侍衛簇擁著,朝下方道:
“你們想幹什麼?蔡王已經讓你們退了,為何還不走,想造反嗎?”
楊銘的出現,對於眼下的皇城形勢,有著極大的鎮撫效果,畢竟絕大多數人,不會想到是太子逼宮。
朝會上父慈子孝,大家可是都看在眼裡。
張瑾見到楊銘的那一刻,目眥欲裂,心知皇帝已經被控制了,趕忙道:
“我奉有陛下密旨,勤王護駕,還請太子開啟城門,讓我進去。”
楊銘道:“你可以進來,但是不能帶這麼多人進來,恐驚嚇陛下。”
我特麼自己進去,不是羊入虎口嗎?張瑾道:“那請太子開啟城門。”
只要城門一開啟,我一擁而入,你就關不上了。
楊銘道:“你不是有梯子嗎?自己爬上來,讓你帶二十人,多了的直接射殺。”
張瑾嘴角一抽,回頭望著那些已經打退堂鼓的將領,心知這一次自己多半是迴天無力了,太子的威望過高,人家一露面,備身府他都控制不了了。
但是張瑾也沒辦法說我是奉皇帝旨意收拾你,那是找死,也沒有幾個人會信。
張瑾閉目哀嘆一聲:“太子何必如此?”
楊銘在城門樓上暴喝一聲:“陛下遇襲,正在治療,孤奉旨緝拿賊人,誰再擋在這裡,阻撓行事,立殺無赦。”
這話一出口,備身府的將領們互相對視一眼,紛紛後撤,讓開城門方向。
張瑾心如死灰,不得已之下,也只能是退後了,再不退,就要被射成刺蝟了。
也就是楊玄挺來了,否則楊銘也不敢親自露面,萬一嚇不退備身府,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他在城門上說這話的時候,心跳的非常快。
而旁邊的楊智積,則是瞥了一眼身後捧著木匣子的裴行儼,看到這玩意,楊智積便知道大事已定。
備身府讓開之後,接管這裡的自然是東宮衛率,楊玄挺奉命將皇城一應內史省官員都帶到徽猷殿,備身府的人也沒有敢阻攔。
張瑾已經猜到太子想幹什麼了,但他現在已經不敢說話了,說了有用了?
沒用的,我就算告訴別人,太子即將假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