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七八章 君臣相合,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興城這邊,自然也鬧出一些亂子,很多大臣吵著鬧著要去東都面見陛下,被梁王楊浩給壓下來了。

楊浩是楊俊的兒子,他們父子跟楊廣關係非常不好,但是楊浩和楊銘的關係非常鐵。

他這邊是收到楊銘命令的,自然曉得該怎麼做。

這就是為什麼,他和李淵沒有被召回洛陽,楊浩是值得信任,李淵是因為軟肋建成在楊銘手裡,不擔心他鬧事。

“太子監國,如今四叔已入門下省,太子讓你掌管京師戍衛,咱們兄弟可要把關中給太子看好了,”楊浩在尚書省的官署內,與堂弟楊孝說道。

楊孝年紀雖然不大,但心裡也很清楚,指望皇帝沒出事,他爹永遠也別想出來,如今不但去了門下省,還成了太子太保,說明什麼?皇帝回不來了。

“陛下的傷勢很重嗎?”楊孝試探問道,他還是想確定一下。

楊浩笑道:“洛陽鬧出來的動靜這麼大,你用腦子好好想想,也該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楊暕這個笨蛋有這麼大能耐?要不是太子,你小子一輩子都得去守城門,陛下能讓你掌管京師戍衛?”

“這麼看來,陛下應該不會再出來主政了吧?”楊孝道。

楊浩點了點頭:“太子一下子收拾了這麼多人,全是陛下心腹,可見正在逐步掌控朝堂,你我兄弟總算是熬到頭了。”

“兄長靠著太子早就享福了,”楊孝牢騷道:“弟弟我這些年可是寄人籬下,看人眼色過日子,咱兄弟好歹都是高祖嫡孫,這特麼還得看那些外臣臉色,宗室那幾個狗東西,也不將咱們當回事。”

“哈哈,你的怨氣可不小,如今否極泰來,宗室今後還得咱們直系說了算,”楊浩道:“蔡王、滕王、觀王這些個人,終究沒有咱們與太子血緣近,你小子若是爭氣,將來位置不會低。”

這倆人,也是楊銘的擁躉,楊廣在的時候,跟孫子一樣,太子監國了,腰桿一下子就硬了。

在開皇年間,宗室這邊,衛王楊爽和觀王楊雄威望還是非常高的,但是這倆人的權力,是楊堅夫婦給的。

所以他們威望再高,也比不過人家夫婦的親兒子。

那麼如今,這兩人都不在了,指望楊智積和楊綸撐起宗室,也是勉強,畢竟他們的爺爺是太祖楊忠,有點遠了,而且還是追封的,建國跟楊忠沒有一點關係,實際上跟他們兩人的爹也沒啥關係。

他們的爹也是因為哥哥是楊堅,才被封王,建國也沒有出力,甚至還特麼拖後腿。

而人家楊浩楊孝的爺爺,是楊堅,是開國皇帝。

所以楊浩心裡很明白,今後的宗室,還是他們直系血脈說了算,楊秀出山,就是去壓著楊智積和楊綸去了,別看沒有了爵位,這都無所謂。

反正我爹是楊堅,我媽是獨孤伽羅,這一點永遠都不會變。

宇文化及的左翊衛,已經先一步從洛陽開拔,返回京師,畢竟大興才是首都,楊銘早晚會回來這裡,他可不像他爹那麼喜歡晃悠。

而且化及回來,還要去宇文述的陵墓前服喪,不過權力依舊,隨時可以返回朝堂。

右翊衛本來也都是關中子弟,不可能在洛陽呆太久,爹媽妻兒都在關中,長期見不到親人也不像回事。

不過右翊衛開拔,要等到來護兒抵達洛陽,因為楊銘在等著他主動請辭。

吐萬緒離開河北之後,河北的軍政大事便落在了裴熙載手裡,這個人從楊銘河東王時期就跟著了,屬於絕對的心腹,而且在巴蜀歷練之後,也有著豐富的治理地方經驗,再有清河崔幫襯著,問題不大。

這個人,會成為楊銘主政時期妥妥的封疆大吏,而他當初,是裴淑英舉薦給楊銘的。

裴熙載歷史上有個兒子名叫裴居道,裴居道的女兒嫁給了武則天長子李弘做了太子妃,李弘死的早,有一個嗣子,叫李隆基。

吐萬緒現在的內心,也是虛的一批,洛陽這麼大事情,指望他這種級別的人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洛陽宮變,參與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十幾萬人都動了。

吐萬緒心裡也猜了個大概,心知這次回洛陽,很可能會對自己的後半生有個定性。

他一走,河北歸裴熙載管,裴熙載又是太子的人,如今太子監國,他還能再回河北嗎?人家又不傻,知道自己肯定回不去了。

他與楊銘的見面,是在大業殿,蕭皇后的寢宮。

為什麼在這裡見他呢?因為這個人是楊廣晉王時期的老部下,因為給賀若弼喊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