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章,不捨,搬離,我的1991,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臘月二十七。
小晌午過後,盧安離開黃家,在晚餐之前趕到了滬市。
此時俞莞之還在別墅,還沒回俞家,似在等他。
“俞姐,我回來了。”
一進門,盧安就朝裡吼一聲,惹得俞莞之眼裡的煙波淼淼,她正抱著孩子搖啊搖,抬起頭溫溫地說:“小男人,你比我預料的要早來一天。”
盧安說:“邵市比較冷,天氣預報說未來三天還有大雪要下,我怕到時候出不來,就儘早趕過來了。”
見他伸手要孩子,俞莞之小心翼翼地把寶寶移交給他,然後起身開始收拾東西,“爸媽和爺爺奶奶都在等著我們,那我們趕回去吃晚餐。”
“好嘞,聽老婆大人滴。”盧安低頭親了寶貝額頭一下,然後做各種各樣的鬼臉,終於把妤晞小公主給逗笑了。
他很喜歡小孩,尤其是抱著自己的小孩,有種生命繼承的感悟,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覺著這輩子沒白來。
第一次來俞姐這樣的大家庭過年,規矩頗多,從小自由慣了的盧安一開始有些拘束,有些放不開,好在俞莞之非常善解人意,時時刻刻待在他身邊,給他講一些大家族平日裡發生的事情,以打消他的顧慮。
滬市的菜很甜,甜到盧安吃不下幾口,他一邊吃一邊在思忖:華東地區的糖尿病專家是不是很多?是不是經驗豐富醫術很厲害?
一餐過後,俞父俞母察覺到了他的不適感,從第二天起,桌上的菜口味開始出現變化,甜還是甜,但不那麼甜了,甚至有幾個菜純正的鹹口,還有個把兩個帶辣的湘菜。
一口辣椒下去,盧安還是第一次體會到俞母對自己不再有那麼的敵意,他孃的這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了,他心裡甚是寬慰。
滬市的年味沒有湘南鄉下農村濃烈,總感覺鄉下那噼裡啪啦響個不停的鞭炮才是兒時的味道,好在滬市是國內第一大城市,它的繁華給除夕注入了不一樣的色彩,盧安抱著孩子牽著俞莞之的手,沉浸其中,倒也其樂融融。
年夜飯過後,俞家奶奶拿了一個相機出來,讓人拍了一張全家福。
意外的是,盧安還得了好幾個紅包,雖然不厚,但他還是高興啊,他悄悄問俞莞之,“這錢要不要給老婆管著?”
俞莞之打趣問:“這點我可看不上,要不你把所有的家當都讓我管?”
盧安眼睛翻了翻,直接翻到了天外,哼哼唧唧不搭茬。
這話茬他可不敢接,自己又不是隻有一個老婆,要是斷了經濟來源,其她老婆和孩子不得餓死?
那就相當於直接打破了俞姐和清池姐之間的平衡,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到時候就成了笑話。
見他裝傻充楞,本就是開玩笑的俞莞之柔弱地笑了下,然後換話題說:“明早吃過新年第一餐後,我們一家三口就回別墅。”
盧安愣了愣:“不去拜年?”
俞莞之搖了搖頭,“我已經提前跟幾個姑姑說了,身子骨有些吃不消,今年就不拜年了,她們跟我像朋友一樣,不會計較的。”
她身子骨一向柔弱,聽到這話的盧安倒是沒太擔心,反而心裡鬆了一口氣。
他答應清池姐初二回去的,要是這邊的七大姑八大姨一一拜回年,那得到何年馬月去了?
好在俞姐知情知趣,彷佛猜到了自己的想法一般,主動給自己留了後路。
到此時,他突然想起了清池姐年前說過的那句話:既然我和莞之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那就要學會尊重彼此,我想莞之也會同我一樣的。
年前清池姐主動讓盧安來滬市過年,年後俞姐還禮,不等他開口,也主動把後路給他鋪好了。
這一刻,他覺著很幸福。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女大三抱金磚,老婆年齡大些在人情世故上是優勢,通情達理,根本用不著自己操心。
大年初一,盧安很忙,一直在接電話打電話。
而富婆俞莞之則顯得比較冷清,除了親朋好友的電話外,好像沒什麼下屬給她拜年。
盧安問:“你提前跟公司的人說好了?”
俞莞之搖頭,“沒有,這是我的個人喜好,不待見下屬給我拜年,過年是喜慶的節日,應該輕輕鬆鬆,我不愛聽下屬在電話裡頭公式化的討好。”
盧安豎起大拇指,牛!
這就是底蘊所在了,已經站在了繁華最頂端,什麼樣的錦簇沒見過,已經厭倦了這些。
當然,也就是俞家有這資格了,要是擱一般人,不管喜歡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