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內閣之議,吾父朱高煦,北冥老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留下無數的隱患,比如廢掉宰相就是其中之一。
“聽你話中的意思,你認為太祖皇帝廢掉宰相是一件錯事了?”
朱棣面無表情的再次問道,看不出他是喜是怒?
“廢掉宰相,的確避免了宰相專權,加強了皇權,但這也導致皇帝身邊沒有了助手,一切政務皆由皇帝來操心,但皇帝也是人,面對如山的政務也會力不從心,皇爺爺當初設立內閣,恐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朱瞻壑站直身子,侃侃而談道,既然決定要說了,那就索性說個痛快。
最早的內閣成員有解縉、胡廣、楊榮等人,他們入駐文淵閣當值,朱棣遇到一些疑難政務時,會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不過這個時期的內閣只算是皇帝的私人顧問,並沒有任何實權,直到朱高熾和朱瞻基登基後,內閣才慢慢掌握了實權,後來幾經反覆,才形成了明朝的內閣輔政制度。
“說的不錯,朕設立內閣,的確是被一些政務搞的頭疼,這才召集一幫聰明人幫朕想辦法。”
朱棣點了點頭再次道。
“皇爺爺您雄才大略,不輸太祖皇帝,只是您更喜歡帶兵打仗,不願在政務上花太多精力罷了。”
朱瞻壑先是拍朱棣一通馬屁,隨即話鋒一轉繼續道。
“但您看看大伯和我爹,大伯還好,比較擅長處理政務,又十分努力,就算是這樣,每天還是被沉重的政務壓的喘不過氣,只能靠暴飲暴食來緩解壓力……”
“等等!你說太子之所以那麼胖,是因為政務太多?”
朱棣忽然打斷朱瞻壑問道。
“是啊,大伯就是因為壓力太大,所以才會暴食,而他批閱奏章一坐就是一天,吃的多又不活動,肯定會發胖,這種病有個很形象的稱呼,叫做‘過勞肥’。”
朱瞻壑解釋道。
朱棣聞言皺起眉頭,他對肥胖的朱高熾一直有些嫌棄,卻沒想到他竟然是因為政務才發胖的。
仔細一想,以前朱高熾還是世子時,雖然也有點胖,但體型還算正常,絕不像現在這樣,走路都要人攙扶。
“相比大伯的身體,我爹的身體絕對強得多,當年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躍馬挺槍勇不可當,但這麼強悍的一員猛將,才僅僅替我大伯七天,就已經瘦了幾圈,整個人也十分憔悴,若長年累月下去,恐怕就算是鐵打的人,也要被累得倒下去。”
朱棣聽完上面這些,眉頭皺的更緊了。
知子莫若父,對於兩個兒子,朱棣自問還是很瞭解的,長子擅政,次子擅兵,但就算這兩人,也撐不住那些繁重的政務。
再想想以後的皇帝,從小長於深宮之中,才能、見識恐怕比朱高熾兄弟差的更多,到時他們該怎麼承擔起那麼繁重的政務?
“剛才你提到內閣,又說了你大伯和你爹不堪重負的事,是不是想讓朕將一部分政務交給內閣,從而分擔他們身上的壓力?”
朱棣不愧是一代雄主,很快就猜到了朱瞻壑的心思。
“皇爺爺英明,內閣其實是個很不錯的制度,只要對它進行一些改革,完全可以承擔宰相的職責,但又沒有宰相對皇帝的威脅。”
朱瞻壑笑呵呵的點頭道。
朱瞻壑並不打算照搬歷史上明朝的內閣制度,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缺點很多,比如閣臣大多出身翰林,沒有地方行政經驗,進入內閣也難有大的作為,以及內閣的權力劃分不清,導致內閣與六部爭權時有發生。
另外閣臣與皇權對立,皇帝不得不培養身邊的太監與內閣互相牽制,加劇了帝國的內耗與矛盾等等。
“即能承擔起宰相之職,又無宰相之威脅,這世上還有這種好事?”
朱棣卻笑了笑並不相信,甚至覺得朱瞻壑是在異想天開。
“皇爺爺,您設想一下,若是朝廷中有一個機構,沒有正式的衙署,也沒有專門的官員,但卻掌握軍、政、財、人等各項大權,機構中的官員全都是皇帝挑選的心腹,任免全看皇帝的心意,而且內部處理事務,對外也全都是保密的,您覺得這個機構會對皇帝產生威脅嗎?”
朱瞻壑的話一出口,朱棣也是臉色一變。
一個沒有正式衙署,沒有專門官員的機構,從法理上基本不可能威脅到皇權,最重要的是這個機構的官員任免,全都掌握在皇帝手中,更能讓這個機構完全受制於皇帝。
偏偏這個機構又掌握著軍政財人等大權,可以說將朝政大權一把抓,這也間接等於將所有權力交給皇帝,加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