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大世,儒劍仙,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宋知書說話之間,沒有顯得過於慷慨激烈,反倒是十分平靜,可正是因為這樣的平靜,才會讓兩人震撼,,尋常人說些偉光正之言,就是激動不已。
但真心話往往都是發自內心,故而情緒相對來說會有些平靜,但最核心的是,宋知書這句話說的太妙太好了。
表達出他內心的志向,也將他的品德硬生生拔高無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好一句匹夫有責啊,宋小友,老夫今日受教。”
寧平大儒站起身來,朝著宋知書深深一拜,而一旁的古云大儒也跟著起身,朝著宋知書作禮,他現在是越看宋知書越喜歡,當真是寶貝啊。
“先生客氣。”宋知書起身回禮,不敢託大,而後者搖了搖頭出聲:“小友方才詢問,聖人坐化之天下大變,老夫與古云兄暗中商議。”
“全因為此事極大,認為小友區區練氣之境,知曉太多沒有任何意義,心中對小友產生輕視,這一點是老夫的錯,老夫在此向小友致歉,還望小友不要怪罪。”
寧平大儒不愧有大儒風範,知錯而能改,無論對方是誰,沒有仗著自己是大儒身份,從而無視自己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先生多慮了。”宋知書淡淡開口,可這句話一說,兩人眼中再一次露出驚訝之色。
這簡直是妙語連珠啊,張口就是一些聖賢之語,此時此刻,兩人對宋知書的看法,徹徹底底有了巨大的改觀。
他們眼中沒有任何一絲輕視,而是端坐原位,望著宋知書道。
“既然小友有這般的理想,老夫就不隱瞞什麼了,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寧平大儒開口,準備開始解答宋知書這四個問題。
宋知書當下洗耳恭聽,沒有半點怠慢,同樣他也很好奇天下大勢,雖然提前知道這種事情確實不太好,可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自己擁有聖人造化,要是還懵懂無知,這反而是不好的事情。
寧平大儒沒有立刻開口,而是沉思了一小會,隨後找到切入點,開始與宋知書細細講解。
“此方天地為乾坤,混元初開,陰陽而仙,陰則為汙,化作妖魔血獸,陰邪五毒,陽則為清,化萬靈之首人族,山間精怪,群山神靈。”
“陽者,吸天地精華而成道,順天地自然,明大道之法。”
“陰者,殺戮成性,以吞噬而生,掠奪造化,至陰至邪。”
“自古以來,陰陽二者糾纏不止,互相征伐,歷經無數年,發生過三次大戰,巫神之戰,黑雲之戰,界海之戰,三場大戰之後,最終再付出巨大代價之下,將所有妖魔全部驅逐於北洲。”
“往後每隔千年,各大仙門配合儒家都會穩定北洲封印,只是近千年來,正道修士盛極而衰,大不如從前,自然而然封印鬆動不少。”
“萬幸儒家誕生聖人,鎮壓北洲三甲子,使得天地太平,可憑藉一位聖人也難以鎮壓北洲無窮妖魔,最終聖人沾染魔氣,為天地蒼生,聖人選擇坐化,犧牲自我,再度封印北洲一甲子。”
“為天地正道爭取甲子歲月,爭取一線生機,而這就是大世之亂的前兆,各大仙門已經知曉此事,故而竭盡全力培養弟子。”
“就好比太昊劍宗,改制宗規,提高誅妖獎賞,其實就是讓這些弟子提前適應廝殺爭鬥,免得以後亂世來臨,未敵妖魔便心生膽怯。”
寧平大儒緩緩講解這段歷史,關於三場浩劫大戰,宋知書有所耳聞,但都是當做神話故事來聽,沒想到真有其事,而且就發生在身邊。
“也就是說,天地蒼生還有一甲子喘息時間?”
宋知書詢問道。
此言一出,古云大儒搶先開口:“是也不是,聖人坐化,雖再度封印北洲,可終究無法完全封印,北洲已經洩出大量魔氣,影響大世,甚至妖魔天庭犧牲巨大代價,將七十二地魔釋放出來,為禍人間。”
“所以一甲子是天地大亂,現在並沒有想象中那般平靜,天地之間的妖魔,明顯強了不少,也滋生了很多特殊妖魔,天下已經亂了,無非是亂的不明顯罷了。”
古云大儒出聲解釋,直指核心。
得到這個回答,宋知書大致明白了,聖人坐化影響很大,先是一甲子後,天下大亂,沒有人可以倖免,而後便是當下妖魔群起,雖然比不過北洲妖魔天庭那般恐怖,可也絕對不是什麼事都沒有。
只能說現在各大仙門還可以聯手壓制一二,越到後面壓制越麻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