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4章 意外所知,鎮北王,天香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什麼?” 關寧平靜道:“模具製作方面已經很成熟了,其他還有什麼問題?” 他跟袁溫邊走邊探討著。 袁溫是火器營統領,其冶造局副局丞的職位還兼任著,就負責火炮打造,更加方便。 “問題很多。” 袁溫沉聲道:“模具澆注不太穩定,過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需要隨時改進,打造一門火炮週期太長。” 關寧點了點頭。 這確實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純粹手工自然做不到流水線上的精準,首先做出來的模具就不可能保證一致。 模具不行,做出來的火炮自然不行。 哪怕是細微的偏差都可能影響到效用,尤其是藥室,身管等重要部位稍有不對,就有可能炸膛! 這是一個在明清時期都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題。 火炮想要把炮彈打出去,就要裝填火藥,炮彈越重,火藥越多。 如果火藥裝少了,產生的衝擊力根本不足矣把炮彈打飛出去,沒準炮彈剛出炮膛就掉到了地上。 可能這炮彈最大的威力也就是砸人腳了。 想想這是多麼尷尬的場面。 可要是裝多了,由於炮管是一個封閉空間,就會內部爆炸,即炸膛! 炸膛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在使用火炮中,因炸膛發生的慘劇很多。 因而每一門火炮在正式投運前,都會經過多次試驗,找尋最合理的火藥使用範圍和上限。 又要保證威力,又要保證不炸膛,這就很難做到。 再有製作泥模就很麻煩,耗時極長,好不容易做出來,可能就不能使用。 所以,從火炮正式生產到現在,只算能真正投入使用的,不超過三十門。 誇張麼? 這一點都不誇張,反而是現實。 關寧明白。 像很多小說穿越後,輕輕鬆鬆便造出來威力又大,又沒有問題的火炮,那純粹是胡扯。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並不是只是說說那麼簡單。 袁溫開口道:“還是要用鐵模具!” “鐵模具製作精準度高,還能夠重複利用,打造出來缺陷較少。” 關寧看著剛放完炮的第三代元武大炮,通體黝黑光滑,他知道能用泥模做到這種程度確實很不容易。 用鐵模是他想出來的。 “鐵模具做的怎麼樣了?” “基本快完成了。” 袁溫開口道:“不過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材料不足。” “按照您的要求,用熟鐵製炮,可熟鐵的產量太低了。” 熟鐵就是鋼。 最早製作火炮用的材料都是銅,銅的硬度和耐火性更好,做出的火炮確實很有保證。 但銅火炮的造價太高了。 銅可是制幣的主要金屬,可想而知。 再就是用鐵。 鐵也分生鐵和熟鐵。 生鐵做出的武器都不太好,又怎麼能造炮。 明清時期,看似造出了很多火炮,其實就是生鐵所制,產量擴大了,質量卻很差。 是偽劣產品。 所以關寧將煉熟鐵提到了第一要務,本質就是鍊鋼。 所以這都是環環相扣的。 想要做什麼,必須要做到什麼。 這就是工業發展的正常規律。 “熟鐵產量不高麼?” 關寧開口道:“朕已經責令地方上繳鐵礦石給工部,新朝建立後,收回了好幾座原屬於貴族私產的鐵礦,都全力供應工部,就算不足,也不至於短缺到如此程度吧。” 他對袁溫的進度很不滿意。 生產應該是一直向前發展的,而不能停滯不前! 對梁戰爭結束後,大康損失極大,兵力減員嚴重。 要同時面對三方威脅。 北方蠻族什麼情況還未可知,簽訂盟約只是克烈部落簽訂了,又不是全部蠻族。 而且克烈部落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跟大康鬧掰,而再起戰亂。 然後就是梁國和魏國。 梁國自不用說,魏國之前雖然跟己國聯合,但那時不得已而為之,符合魏國利益的舉動。 梁國失去了威脅,接下來就要防備大康,甚至直接攻戰。 戰爭結束並不代表著高枕無憂,實則危機四伏,關寧緊迫感相當強。 天策府和兵部聯合稟奏,經過他們核算,現今國家至少要再徵備三十萬兵力的軍隊。 鎮北軍積存多年,連年征戰多有損傷,並在關寧接手後,就沒有補充過。 戰鬥減員,年老退伍。 補充迫在眉睫。 而且宜早不宜晚。 因為要提前徵召訓練。 可怎麼徵? 這幾年國家就沒有安定下來,連年的戰亂,死的人太多了,在前朝時,就被隆景帝徵募了一批又一批。 青壯勞力短缺嚴重。 現在是北方六州十室九空,再繼續下去可能就是全國都如此。 沒有兵卒就無法守衛國家,繼續徵兵,一來沒有兵源,二來可能激發矛盾。 難! 所以關寧採取精兵之策。 以少量精兵替代大規模軍隊。 要補齊這個短板,就要發展火器。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演武令

魚兒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