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部分,國之大賊,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搶點錢怎麼花掉的根據地的百姓都知道。但是隨著楊小林得到整個東北,再到他進入中原,這一套彷彿被他給忘記了一樣。
看過報紙之後楊司令苦苦一笑,他也不是找藉口,只是梁啟超說的一點沒錯,他真的把這事給忘了!從進入北京就開始打仗,等仗打完了之後他就考慮土改,修路,總之好多好多的事情好像讓他沒時間去考慮這些。
現在由孫文先生的新黨提出來真的有點讓他無法接受。他知道這個提議要是被政府順利透過,那孫先生的新黨就是取得了第一個勝利。他很不甘心,卻更沒有理由來反駁孫文。
孫文先生真的變了,沉寂了半年,蓄勢待發,一擊即中。(未完待續。。)
第三十章 梯形的平等
楊小林不是那種不肯聽被人說話的人,更何況梁啟超說的十分有道理,財政的公開是政府和民眾之間最起碼的信任橋樑。
如果中國是一個大企業的話,那麼納稅人都是這個企業的股東,他們把錢交給政府來運作,並且在運作中得到他們應得的紅利。在企業經營順利的時候大家多少都能得到好處,可能矛盾不是那麼突出,可是一旦企業發展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股東們假如對你的財政一無所知的話,他們就會憑空想象出各種各樣的版本來,你這個企業可能就完蛋了。
這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教訓很深刻的,很多國家都在這個問題上栽過跟頭。因為你不可能一帆風順,就算沒有那些外部的原因,內部出現問題也是你無法避免的。
比如要是有個官員養了個什麼美美出來,你怎麼解釋?你告訴納稅人那個官員養美美的錢是他們自己賺來的?或者你說美美的錢和官員們沒什麼關係?這不是笑話麼。
一個官員你可以用嚴厲的手段處理他,但是這樣的官員多了,你讓納稅人怎麼相信這些人花在美美們身上的錢不是他們的血汗錢?你就是手段再雷霆也沒有用,你抓一個就意味著你承認又有一個官員把納稅人的血汗錢拿去自己花了!
公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讓那些納稅人知道錢花在什麼地方了,是取信於民的關鍵,也是保證官員們不敢太過分的關鍵。一條公路修了幾個億,三天大雨沖塌了,你這幾個億是怎麼花掉的納稅人不能過問一下麼?
話說回來,要是在政府規劃建設這條路的時候就進行公示,告訴所有人這條路打算花多少錢,這些錢有多少是用於工人工資。有多少用於徵地,還有多少是買什麼材料要花的,估計就算出了事老百姓首先也是把矛盾對準施工方,不會找你政府什麼麻煩。
你不說的後果就是他們馬上想了,這十幾個億最少有多少又被哪個領導拿去給美美們花了。等到你處理了一批責任人的時候,那些納稅人會說:“你看,我們猜的對吧。”
長此以往,納稅人就覺得他們把錢給你們拿去讓美美們花,是一種很傻的行為。他們想著不去當傻子的時候,納稅光榮這四個字。永遠是掛在稅務大廳裡面的口號。
當然,楊小林也不會讓所有的納稅人都有查政府賬目的權利,全國那麼多納稅人,隨著經濟條件好了肯定更多,你查一天我查一天,這政府還要專門組成一個班子來應付他們才可以。
他採取的辦法是,年納稅額在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個人和企業,將在每年的年底有專門的聽取政府工作彙報的權利,並且在聽取彙報的同時他們將看到政府的財務明細報表。
在那個時間段他們可以對政府的更項收支進行詳細的詢問。政府必須回答。過了這個時間段,如果他們對某一個專案的執行不太瞭解,可以提前一個月向政府提出檢視賬目的申請。若是對某一項賬目有異議,可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或者向國家經濟發展部直接反映。
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並不是平等的,楊小林雖然喊著說保證最底層的老百姓的權利,但是他保證的只是這些人活著的權利。收入到一定階段了你就要納稅,最低是百分之八。這個數字也就是政府人員的基本工資的數字。交了這個稅,你就有向政府提建議的權利,政府每年會給你一份報表。你可以填寫你的政府的期望和不滿,會有人專門看的。
當你的納稅額達到了百分之十五的時候,你就可以參加每年當地政府組成的會議,在會議上你能直面那些官員,質疑他們,並且就一些你不滿的問題讓他們做出明確的解釋出來。
納稅額達到百分之三十,你就有查政府專案的權利,你還可以要求召開納稅人代表大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議案,對某個官員的做出提出質疑。雖然你的不信任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