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0部分,重生之俗人一枚,沸點123,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個小時,三千字,還要加上構思,這種寫作速度,很快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保證質量。”北大教授曹文選也是一臉疑惑的說。
其他的幾個評委,也是一臉疑惑,一副難以置信的神情,連說怎麼可能。
聽到小苟說那王子安竟然又寫了一篇政論型的雜文,而且一寫就是三千多字,趙長天已經快要沉到底的心情轉瞬間又起死回生,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小苟,你趕緊去把王子安的那篇作文拿過來——這樣,你乾脆喊上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在公證人員的見證下把王子安的複賽文章去學校門口的影印店影印個七八份,全部拿過來,我和幾位評委老師要現場對王子安的這篇文章進行評審。”《萌芽》主編趙長天急忙吩咐小苟說。
“好的,主編,我馬上就去辦。”激動而又興奮的小苟猛的點頭,然後,如一陣旋風一樣的跑了。
“王老,薑還是老的辣!這次看來還真有可能被您說準了。我們今天,很有可能見證一位文壇奇才的崛起!”滿面紅光的趙長天對王猛說。
王蒙依舊張嘴露出他那標誌性的呵呵笑,但這時,面對趙長天的恭維,一直對王子安抱有強烈信心的他卻難得的謹慎起來,搖了搖頭的說:“天才的結論還下得太早。呵呵,還是要看了文章再說。”
在胸口戴著國徽的,魔都公證處公證人員的見證下,小苟以最快的速度執行著主編的命令,沒要十分鐘,王勃的複賽文章就被他影印了七八份,一人一份的交給了在辦公室等待的眾評委。王猛,趙長天等評委一拿到王勃的文章,立刻迫不及待的品讀了起來。
作為王勃精心炮製,用來揚名的改良精進版“韓三篇”的第二篇《說民/主》,不論文體還是文風,都跟初賽文章《談革/命》一脈相承,文采依然飛揚,用詞仍舊老道,諷刺,挖苦還是一如既往的辛辣,酣暢淋漓,幾個評委感剛剛看了個開頭,便有人忍不住出聲叫好:
“好!漂亮!這句實在是漂亮!”
“不錯,這個比喻用得妙!”
“好好好,這小子,年紀雖小,但心懷家國,國之棟樑,國之棟樑啊!”
“……”
叫好聲此起彼伏,幾乎所有人,包括年齡最大,資格最老的王猛,都陷入在王勃那一氣呵成,猶如行雲流水一樣嬉笑怒罵的說理當中。
當然,這並非說王勃的這篇《說民/主》就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比魯迅都還牛。事實上,在他們看過的有關對“民/主”的論述中,他們見過比王勃說得更好,更精妙,理論更為紮實的論述,而且《說民/主》裡面的一些觀點,他們也並非完全贊同。
可是,對一個僅僅只有17歲的高二少年來說,能在“革/命”,“民/主”這種成年人才關注和涉及的宏大主題上看得這麼清,說得這麼透,王勃卻是第一個!
這小孩實在是太成熟了,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見識,學養,對社會本質的洞察力,跟他的同輩們比,甚至跟絕大多數成年人比,都只高不低!
然而,驚訝,感嘆,甚至佩服過後,眾人又先後冒出疑惑,一種跟初見《談革/命》時差不多一模一樣的疑惑:
這篇《說民/主》真的是王子安所寫嗎?而不是有人給他提前準備的腹稿恰巧在複賽中用上了?無論如何,兩個小時之內寫出這麼一篇三千字以上的恣意飛揚,文氣十足的說理性雜文,即便是他們在場的這七八個評委,也寫不出來!
五六分鐘後,王勃的複賽文章被七八個評委們看完了。幾個評委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下結論——文章當然是絕對優秀,絕對精彩,這毫無疑問,但是,還是那個問題:
這……是他本人寫的嗎?一個17歲的孩子,真的有這麼成熟,有這種驚人的天賦?
在場的每個人都清楚,王子安在複賽中的這篇《說民/主》一出,肯定是轟動全國文化圈和教育界的大事,這“小朋友”也肯定會一舉成名,名利雙收!他們今天的判斷和結論,關係到一個人是一飛沖天,成為青少年的新時代文化偶像;還是跌入地獄,被全國人民鄙夷,唾棄的反面教材,都將由他們今天的判斷所決定。所以,再怎麼慎重都不過分。在即將下結論之前,即使一直支援,看好,相信王勃的複賽評委會主任王猛,也不敢直接板上釘釘,蓋棺定論的說,這文章,就是那王子安所寫,代表了他真實的水平!他真正的水準,文采,才氣就有這麼強,這麼猛,猶如跟他同名同姓的那個“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王子安轉世還魂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