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留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章 足跡提取,死亡時間確認,你一個交警,搶刑偵的案子合適嗎,似水留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場的勘察,還在繼續。 徐麟在周圍的山林裡,就像是閒庭信步一樣。李迎龍跟在他身後,滿臉都是懵逼的神色。 他們發現了幾組腳印痕跡,恐怕是有一段時間了,由於前幾天曾經下過雨,鞋印基本上沒有了太大的價值。 徐麟卻是看得很認真,儘量掃除周圍的一些雜物,對鞋印進行最大限度的提取。 根據他的尋蹤技能解析,足跡在現場的出現率非常高,提取率也非常高。 指紋痕跡鑑定或DNA鑑定固然是非常成熟的人身同一認定的技術,但由於遺留條件有限,往往在現場勘查中的提取率不高。 現場勘察中一般取到的指紋機率,大概也只是14%。 大多數罪犯,除了那些激情殺人的以外,對於預謀殺人,都會做足準備,手套這一環都非常重視,留下指紋的機率很低。 而DNA的提取率還要遠低於指紋提取率。 除了一些如同女幹殺案子,或者和死者進行激烈搏鬥,可以提取到毛髮、唾液、血液、表皮組織等證據鏈中關鍵的東西,其它型別的案子幾乎很難留下。 但相比指紋痕跡或DNA提取率,足跡出現機率則高很多。 不管嫌疑人是否為了反偵查而戴手套,作案時間是否相對短暫,他都會留下對應的足跡。 足跡相對於其他痕跡更不易偽裝。 即使嫌疑人作案不戴手套,為避免留下指紋會對很多動作特別注意。 但嫌疑人只要作案就必然在現場行走,只要行走就會反映出正常的行走特徵,所以相比其他痕跡,足跡痕跡更難進行偽裝。 還有,足跡檢驗是進行現場分析的最有效手段。 現場勘察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從技術角度確定偵查方向,準確判斷案件性質,判斷現場來去路線,判斷作案過程及人數等。 由於足跡在現場的出現率非常高,所以從技術角度對現場的基本要素進行判斷,最重要的依據還是足跡,比如分析判斷作案人數,最重要的技術依據就是現場足跡種類的多少。 嫌疑人在現場遺留的指紋,並不能反映出全部的作案過程,但是嫌疑人在現場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會留下相應的足跡,只要保證在足跡的提取過程中不失誤,就會比較完整地發現整個作案過程。所以,透過對足跡的發現、提取、檢驗是進行現場分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還有最重要的一環,足跡能夠反映犯罪嫌疑人的很多個人特點。 能透過對足跡大小壓力情況等的初步檢驗來判斷穿鞋人年齡、身高、體態、職業等特點,以及身體健康狀況,還有發育狀況,以及是否是殘疾人,行走中心和習慣都能體現。 為偵查破案提供更多的線索。 徐麟隨身攜帶著足跡提取膠,對發現的足跡進行提取。 經過兩個小時的尋找,他一共發現了7組足跡。 其中有三組比較清晰,而且還是類似於登山靴一樣的鞋子遺留下來的。 另外四組當中,有兩組是運動鞋,有兩種是普通的膠鞋。 這片青屏山的山區,相對來說地勢比較平緩,山高不到200米,周圍也沒有什麼有特點的景觀和建築。 而且叢林密佈,山路很難行走。 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會上山,這也給罪犯帶來了犯罪的便捷。 很顯然,兇手對這一塊相當熟悉。 提取到了這些足跡後,徐麟便和李迎龍往回走。 後者開口問道:“徐組長,這些足跡有沒有收穫?呃,我的意思是說,這裡面有沒有受害人或者是兇手的?” 徐麟搖頭,說道:“暫時還不確定,先拿回去檢測一下再說。” 接著他又問道:“對了,李局,報案人是什麼身份?” 一般人不會上山,那麼報案人又為什麼會上山? 李迎龍聽到他的話,馬上就道:“是一個放捕獸夾的村民,家住山腳下20多里的村子上,平時他就喜歡在山上弄捕獸夾,抓幾隻野兔或者是野豬之類的。” 徐麟聞言,微微愣了愣,問道:“李局,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好像是犯法的吧?野豬好像已經列入了二級保護動物。” 李迎龍點了點頭,笑道:“所以人暫時扣在了我們下面的一個派出所裡,不過因為他發現了屍骨立刻就報案,我們也算他立了一功,所以打算教育一下就放回去。” 徐麟聞言便道:“能不能帶我去看看?” “當然可以。” 李迎龍說著,便在前面帶路,朝著山下的停車位置走去。 正當兩人來到車子前,想要上車的時候,忽然間徐麟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拿出來一看,赫然是方清影的電話。 於是立刻接了起來,問道:“小方,你說,我聽著。” 方清影:“徐組長,經過我的檢測,這些頭骨的死亡時間,大多都是在一個月到四十天之間。不過其中有兩個,比較新一些,正在重複檢測。還有,頭骨經過了焚燒,內部的DNA遭到了破壞,現在已經無法提取。”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