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你的減肥手冊(亞洲版),一米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間超過10秒鐘,暫停頻率在每小時5次以上,每晚6小時睡眠中超過30次,就可診斷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人為何會出現睡眠呼吸暫停?原因很多,如扁桃體肥大、懸雍垂(俗稱“小舌頭”)肥大、鼻息肉、心臟病、上呼吸道感染等,都可導致這一現象發生。此外,肥胖更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肥胖與睡眠呼吸暫停有著最直接、最密切的關係。調查研究顯示,體重超標20%的肥胖患者當中有70%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胖人因脂肪過多,分佈在頸部的脂肪擠壓了咽喉和氣管,縮小了氣道的內徑,氣道狹窄而妨礙通氣,當氣體透過時就發出轟鳴的鼾聲;堆積在胸壁的脂肪,壓迫胸廓,使胸廓的活動受到限制;腹壁和腹腔內的脂肪增多,讓腹腔變得擁擠不堪,只好將胸腹腔之間的膈肌向上頂,使原本受限的胸腔變得更加狹小,導致肺活量減小,呼吸變得淺而快,身體與外界之間的氣體交換量明顯下降。由於長期大腦缺氧及睡眠質量不好,導致腦內控制攝食及機體代謝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再加上患者白天嗜睡,這便使得活動量減少,從而導致能量消耗下降,人就變得越發肥胖。肥胖可加重睡眠呼吸暫停,睡眠呼吸暫停又反過來加重肥胖,二者就這樣形成了惡性迴圈。
肥胖者易患膽囊炎和膽石症
膽囊是肝臟下方的一個囊性袋狀器官,其作用是貯存肝臟分泌出來的膽汁,並參與脂肪的消化吸收。正常膽汁中有一定量的膽汁酸和卵磷脂,它們可以使脂肪|乳化成細小的顆粒,使膽固醇處於溶解狀態。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和多發的膽囊炎性疾病。膽石症指的是膽管和膽囊中出現結石現象。因為膽囊中的結石刺激膽囊壁易使膽囊發炎,所以膽囊炎多與膽石症常常同時發生。
膽石症的發生與患者的飲食結構有一定關係。飲食結構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人群患膽石症的比例較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人群高。多數肥胖患者的飲食結構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同時富含脂肪,而植物性食物偏少。另外,肥胖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膽囊收縮功能下降,致使膽汁內的膽固醇堆積,這也是促使膽石症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肥胖者比體重正常者發生膽囊炎和膽石症的危險大得多。
肥胖者易患痛風
痛風是因嘌呤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表現是,反覆發作的急性單側關節炎、痛風結石沉積在關節內和關節周圍、關節強直和畸型、腎臟損害和高尿酸血癥等。其中,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最主要特徵。痛風症發病之初,並沒有其他明顯症狀,只是血尿酸增高,不易被察覺,通常都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隨著血尿酸濃度的增高,痛風的危險性也隨之增加,直到出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症狀後方可明確診斷;然後是痛風緩解和發作交替出現,並逐漸發展成痛風石和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的發病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遺傳、飲食習慣、生活水平等多個方面。一般來說,發病者年齡在40歲以上,男性明顯多於女性,超重或肥胖者的患病機率明顯大於體重正常或偏瘦者。據統計,在所觀察的痛風患者中,70%以上為超重或肥胖。大量研究發現,高尿酸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與體重、腰圍、腰臀比值呈正比關係。因此,減肥是預防及治療痛風的非常有效的辦法。
第三章 肥胖的危害(8)
胖人容易腰痠腿痛
幾乎所有胖人都嚐盡了因肥胖而帶來的腰痠腿痛的煩惱。那麼,胖人為何經常腰痠腿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體重的過度增加相當於讓他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過多的脂肪主要集中在上肢、胸部、腹部和腰部,這便給下肢的關節組織施加了沉重的壓力,而當他們置身於活動不當的場合時,就容易引起腰椎、腰部肌肉、下肢關節的損傷,出現腰痛及變形性關節炎等病症。臨床發現,幾乎所有胖人都有腰腿痛的毛病,這實在令他們苦不堪言。
肥胖會增加白內障的發病機率
醫學研究新發現,肥胖會增加世界第一大失明原因——白內障的危險。
這次研究調查了13萬名45歲以上的成|人,他們在接受調查時均未患白內障。在隨後的10~16年間,研究者追蹤了白內障患病與BMI的關係。結果發現,增加的白內障危險與BMI直接相關——BMI大於30的男女比其他人患白內障的可能性大36%。雖然核性白內障的危險沒有增加,但後側囊下白內障的危險胖人增加了68%。儘管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研究者認為可能與血糖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