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德高僧,青春不回頭,越小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不是真的有人在和我說話,我也沒有真正聽到任何的聲音,但是我卻清晰的知道了眼前這位老人在對我表達著什麼。
我先是震驚,繼而走過去坐在了蒲團上,閉上眼睛。
藏傳佛教如今走出藏地傳播到世界各地,就如同當年釋迦牟尼入滅之後他的僧團將佛陀教義傳播到印度各地,繼而東傳華夏,然後傳播到全世界去一樣。
我的武功修行越到高深處,就越發現最終不可避免的要研究宗教,這其實就和研究這世上任何學問到了高深的境界之後,不可避免的要去研究宗教一樣。
不光是武功上的修行,其實科學也一樣,現代人往往自稱無神論者,說什麼科學破除迷信,但可知道歷史上那些真正的大科學家,大多都是有信仰的人呢?
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晚年潛心研究神學,愛因斯坦這樣超群的人物也從未否認過上帝的存在,事實上大部分的科學家都相信有著某些神秘的力量。
我在武功上的修行到了目前的層次,也相信冥冥中有著不可知的神奇力量,但請注意一點,我,包括那些在自己所研究的領域達到了極高層次的人所相信的神秘力量絕非是具象化的神佛,那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們所相信的,若用兩千多年前我們華夏的一位哲人的話來說,便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這個道老子說是因為他不知道這個‘物’的名字,因此強之曰為道,那麼這個道到了各種宗教的信仰之中,或者叫上帝,或者叫真主,總之是萬物的源頭,宇宙的根本。
一切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想要理解這個道的規律,而明白了道的規律,也就能夠讓人有的了根本上的改變。
領悟了這個改變的人,道家稱為真人,佛家稱為佛陀,佛本身就是覺者的意思,什麼是覺,覺就是了悟,大白話就是明白了的意思。
藏傳佛教最早的起源是藏地古象雄王國的雍仲本教,藏地本身的雍仲本教和外來的印度佛教相融合才有了現在的藏傳佛教,實際上現在藏傳佛教的許多儀軌和傳統都是來自於雍仲本教。
顯密雙修是藏傳佛教的特徵之一,這個在雪山草原上興起的宗教流派由於其儀軌的神秘性而被人們所追捧,在向全世界傳播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有了許多改變,導致人們對藏傳佛教的看法往往形成了兩個極端。
一種是無限拔高各種追捧,甚至很有一點宗教狂熱的味道,但實際上佛教的根本法門從來對神持以否定的態度,佛陀本身說緣起性空,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歸於無常,結果現在無數信徒認為修佛就是拜佛,念念佛的名號捐獻香油錢就可以來世投個好胎或者在佛國之中享受福報,卻不知佛何曾說過這樣的話?
佛陀滅度後三個月,摩訶迦葉集結五百名上座比丘進行第一次結集,將佛陀生前所說的話各自背誦集結成經,這就是最初版本的佛經由來,所以正經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文開篇必定有如是我聞四個字,什麼意思?那就是說這是我聽釋尊說的!
但凡沒有如是我聞四字開篇的,必定不是釋尊所說的經文,而是後世佛教徒根據自己對佛說經文的理解寫出來的,但你不能說這個就不能算佛經。
比如說我們華夏儒家道家的經典,孔子,老子,莊子,列子親自著述的有多少,後世董仲舒,朱熹,周敦頤,王陽明,二程,張道陵,郭璞,王重陽等等儒道兩家的大學者大真人著述的又有多少?
你不能因為一本佛經不一定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就否定其中包含的智慧,同樣也不能因為一本佛經開頭就是如是我聞就認定其中有著智慧。
藏傳佛教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很多各種各樣的上師,活佛等等,受到善男信女的熱切追捧,各種開示收取錢財,這樣的行為導致了另一個極端出現,那就是對藏傳佛教的一切都嗤之以鼻,甚至認為藏傳佛教是偽教邪教,這和狂熱追捧一樣不可取。
一個宗教流傳千年的時光依然存在興盛自然有它的偉大之處,不盲從不輕信,以辯證的目光去學習分析,才是應該有的態度。
我從不否認藏傳佛教的智慧,不過現在我坐在丹頓大師的僧床前,卻是深刻感覺到這位不知道多大年紀的老上師的智慧通明,以及讓人難以置信的精神力量。
他沒有對我說一句話,事實上我們雙方恐怕言語不通,但我們相對而坐的時候卻是一直在交流,只不過這種交流主要是丹頓上師在引導我,他的精神力量遠遠比我強大,或許,這是他的精神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