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部分,極品點子王,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追加。
趙海這一番話說出來,驚得朱會長、李四、還有在旁邊當局外人的劉局長,一齊張大了嘴巴,瞪著他,半天說不出話來!
老天,二百萬?!二百萬華國幣??!!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五嶺公社一共有三千多人口,一人就能分到近七百元錢啊!七百元錢,頂朱會長和劉局長一年的工資,頂李四全家人三年的收入啊!
還有,民工一天兩元錢,這都比技術員的工資還高啊!其他的領導、專家、學者、技術人員每天四元補助,也比那些人的工資高多了啊!
劉局長震驚之外,還豔羨地掃了李曉菲和朱會長、李四三人一眼,他知道,他們作為三級領導者,肯定會進入指揮部啊!
李曉菲饒是華國第一副國務卿的獨生女兒,前華國第一富商、現華國第二副國務卿的兒媳婦,從小在華清園長大,見識過很多高官富豪,可聽了趙海的話後,也是目瞪口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五章 阿姨,我認得你!
見李四的眼睛放出光來,趙海當即就和他蹲在龍穴旁,研究起一些具體的事宜來。
王玉珍對趙海這種天馬行空的念頭和行事方式,從他鼓動說服王玉龍承包供銷社飯店時起,就已經習慣了。
此時,王玉珍站在趙海和李四兩人的身旁,聽著趙海那些匪夷所思、新奇古怪的點子,只能幸福地感嘆,他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天才啊!
趙海對李四說,現在首先要做的是三件事,一是修一條通往外界的路,那種能跑開汽車的路;二是拉一條電話線,方便對外聯絡;三是打一口水井,為村人和以後的風景區供水。
這三件事,李四都舉雙手雙腳贊成。尤其是打水井的事兒,李四更是巴不得立馬就幹。
李四在二十二年前就當了八先陵村的大隊長。那時候他才三十三歲,正處在年富力強、還有著雄心壯志的人生階段。他從上任的第一年起,就曾帶領村人打過井。
但無奈八先陵村和周圍的山坡丘陵,土厚的地方,也就是一米半米深,其下便全是岩石層,極難選到有水脈的位置不說,打起井來,也很費人力物力。
而那時候村子只有不到十戶人家,貧窮落後、勢單力薄。李四帶領全村的青壯年,用了三個冬天的時間,先後打了十幾口井,都沒有打出水來。
再過了幾年,李四被現實磨光了身上的稜角,也最終放棄了打井的念頭,像老輩人那樣。認命了。繼續安心到二十多里外的小溪提水了。
現在。有人肯花錢出力幫村子打井,李四怎麼能不同意呢?
趙海告訴李四,既然龍穴這兒曾經是一個水泉,那麼,在這裡打井,出水的希望就很大。李四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同意把水井的位置,定在龍穴。
龍穴的風水。在八百多年前就被破壞了,現在重新挖它,對李家人來說,也不是多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關於修路和架電話線,李四也是興奮不已。這個時候的李四,還不知道華國將來有一句話會流行——要想富,就修路,他只知道,他這個大隊長當得太憋屈。
一年裡,要到五嶺公社駐地祝家窪村開幾次幹部會。李四每次都要來回走兩天!一百四十多里的路啊!頂風冒雪,爬山過溝。真的很不容易啊!
平時裡,萬一有什麼事情需要向公社領導請示彙報,李四還是要走兩天的路!他是多麼羨慕祝家窪村通向旺縣縣城的公共汽車啊!他是多麼眼饞祝家窪村的電燈電話呀!
這些年,李四經常幻想,八先陵村的人,要是能騎上腳踏車,用上電燈電話,那他作為大隊長,就死也瞑目了。
修路是個大工程,李四過去連想都不敢想。八先陵村要通上汽車,唯一的選擇就是,加寬整修那條到公社駐地祝家窪村的小山路。
八先陵村距離祝家窪村有七十多里路。
祝家窪也和八先陵等十四個村子一樣,是由守墓人的後代繁衍而來。八先陵村人的祖先,守的是李朝的帝王陵墓,祝家窪村人的祖先,守的是朱朝的帝王陵墓。
和其它村的區別在於,祝家窪村地處五大嶺中心的中嶺。祝家窪有一百多戶人家,五大嶺十五個村莊中唯一的學校五嶺公社小學,就在祝家窪村。
公家的一些單位,像供銷社啦、糧食管理所啦、財稅金融所啦、派出所啦、郵電所啦、衛生所啦等等,也都駐紮在祝家窪村。
趙海說的以上三件事,深得李四的心,讓李四對面前這個少年學生,滿懷了感激和敬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