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豬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 【真假不重要】,港島家族的誕生,任豬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羽茶室的雅間裡,林志超和周錫年正在飲茶。兩人當年一起合作過地產,結果自然是雙贏,所以之後一直有交際。
當然,有交際的真正原因是:周錫年是在港華人的政壇最高代言人——兩局首席議員,而林志超則是在港華人的商界第一人。
“林生,港府批准成立半官方機構‘香港工業總會’,你作為香港工業第一人,所以我今天約你,是想邀請你成為副會長、委員。”
林志超作為香港工業大亨,旗下工人上萬,又是假髮、塑膠花行業的引路人,所以這個機構要是沒有林志超,那就有些名不符其實了。
可惜,林志超一聽半官方機構,便立即說道:“周生,我肯定不能勝任副會長一職,豈敢耽誤香港的工業發展。但這個組織是為香港工業發展服務,我樂於加入,所以如果邀請我當委員的話,我一定加入。”
周錫年為難道:“林生,以你在工業上的地位,我這個會長都該由你當”
林志超連忙打斷道:“周生,你就不要謙虛了!香港工業總會是服務整個香港工業的,若說讓我們工業界的企業主最服氣,肯定首推你。而我不過是一位私人企業主,談何服務大家呢!出任委員已經是高攀,若是偶爾提提意見,已經是很好的事情。”
周錫年見狀,只能作罷!
他在立法會上,提出讓林志超擔任副會長,議員們都沒有意見,這是因為林志超在香港工業上的影響力太大了,香港第三第四的產業,都是林志超引進的,並大公無畏的傳授給別人。
“好,你事業繁忙,考慮周全,那就當委員。大概八月份正式成立,屆時大家坐下來一起商討香港工業。”
“好的”
這件事談完後,林志超也提出一個事情。
“周生,我覺得香港應該成立一所理工學院,為香港工業提供專才。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在立法局提出來?”
大學不是那麼好成立的,前世李超人投資汕頭大學,更多的是有國家支援;而在香港成立新的大學,捐再多錢都不可能實現。
因為‘大學’是必須透過‘學院’升級而來,而‘學院’也是透過合併多所院校而來,並不是憑空設立的。
比如,前世六十年代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早期是新亞書院、崇基學院、以及合併五所私立學院而成的‘聯合學院’。三所學院——新亞、崇基、聯合,在1962年,由薩塞克斯大學創校校長富爾敦爵士主持、國際學者組成的富爾頓委員會成立,以審定三院的水準,定下新大學的組織架構。
從學院到大學,足足用了十五年,這還是香港需要一所‘中文大學’的強烈願望下。
至於‘香港理工大學’,在前世就更難產了!
1937年,由香港總督貝璐爵士委託香港大學校長hronell willia籌辦,成立香港官立高階工業學院。學院校舍位於灣仔區活道,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資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學院開辦航海無線電操作、機械工程及建築等課程。
1947年,香港官立高階工業學院改名為香港工業專門學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讀制課程。1956年,得到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一百萬元的捐款,以及政府斥資和撥地的支援,紅磡校舍的建築工程正式展開,並於1957年由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揭幕。
前世在1965年,由鍾士元博士在當年的立法局會議中倡議在港成立一所理工學院。直到1969年,才成立由‘唐炳源’擔任主席的‘理工學院籌劃委員會’。
直到1972年‘理工學院’才正式成立,經過發展,直到22年後,才具備資格升級大學。
如此困難產生的‘香港理工大學’,林志超也是隻能一步步推動,他更大的作用就是捐錢,快速提高教學質量,最終可以提前十年,或者十五年,能為香港源源不斷的提供理工大學人才。
當然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實際上也有理工專業的,只是不那麼知名而已。
周錫年愣住了,猶豫了一會才說道:“這個事情很大,畢竟港府去年才接納設立一所中文大學的建議,今年才答應資助三所書院,並以它們為新大學的基礎書院。這個時候又提理工學院的事情,恐怕財政資金不會寬裕。”
林志超說道:“我願意資助1000萬的資金,也願意擔任理工大學的籌備委員會的主席。周生,這是一個關係香港工業前景的大事,若是由你提出來,並最終透過,那麼將來的香港,誰又會忘記你今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