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豬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不同的模仿者】,港島家族的誕生,任豬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江實業的辦公室,林志超正在翻閱旗下物業的商業專案租金資料。
長江實業集團的收租物業很多,計有:
一、中環寫字樓大廈六座:
盈置大廈(188萬平方尺)、保利大廈(268萬平方尺)、環球大廈(22萬平方尺)、美的大廈(32萬平方尺)、國際大廈(30萬平方尺)、太平行(5萬平方尺)。總計135萬平方尺物業,今年中環租金已經漲至14~16港幣每平方尺每月,所以六座大廈年租金高達2600萬港幣左右,預計利潤可得2000~2200萬。
(ps:鱷魚恤大廈已經移交優衣庫服裝)
二、銅鑼灣商業大廈兩座、高檔住宅大廈一座:
華登大廈(大丸百貨、28萬平方尺)、新天地大廈(新天地購物中心26萬平方尺),兩幢大廈是零售+寫字樓+高檔公寓的商業組合,商業較為成功,今年預計可以獲得600~700萬的純收益;銅鑼灣半山區的高階住宅大廈,既有106個住宅單元,每個價值25萬港幣左右,每年租金利潤200萬以上。銅鑼灣物業總計,900萬的利潤。
(ps:傳媒大廈(原使館大廈),已經移交給傳媒集團)
三、九龍的商業專案一個綜合體、一幢大廈、一座遊樂場:
美麗華酒店、美麗華購物中心,預計年利潤在1500萬,星光行大廈利潤500萬。九龍物業租金總計2000萬。
(ps:尖沙咀旅遊區的商鋪租金大漲)
四、全港零散的收租物業:
不少臨街住宅大廈的底層,可獲得年租金利潤400萬港幣左右。
五、星島大丸百貨,年利潤可達200多萬港幣。
隨著租金全面恢復,並上漲至1964年更高,長江實業集團一年的租金都在5500萬港幣以上。
這還不是極限!
按照這一波的行情,租金大概還能升幅在2~25倍。等到1973年時,一年租金純收益都在12億以上。
恐怖之極!
前世的合和地產在1973年的利潤才6000~7000萬港幣,還是地產五虎之首。
這麼多物業,自然是從前世富豪們手中搶下來的:
三座中環大廈(美的、國際、盈置)、一座銅鑼灣大廈(華登大廈),及百德新街整個一層鋪面(零散物業),是從張玉良家族搶下來的(這個家族已經不足為慮)。
美麗華購物中心+美麗華酒店,是從楊志雲家族搶下的地盤,生意則從半島酒店、海港城、國賓酒店等搶下來的,當然也有其它匯聚起來的。
保利大廈,本事許愛周家族的醫生大廈;
環球大廈,本是恒生銀行的總行大廈;
星光行大廈,是從置地的虎口拔牙。
一時間,僅商業地產就足以讓林志超自傲了!
當然。
這些資產絕大部分不會上市,沒有辦法統計他有多少物業,反正就是很富裕。
林志超雖然集中了不少地產物業,但他其實也為香港經濟做出非常大的貢獻:
以航運為例,環球航運的香港籍員工7500人左右(船大,相同噸位的數量船,節約大量船員),幾乎年收入都在7000港幣以上;至少比前世造就了3000~4000人的‘有能力購房’的人(小房、地段較差);還有兩千多的高階海員,購買力就更加的強了,購房都沒有太大的壓力。
以工業為例,拉鍊和玩具比前世增加10000個工作崗位,這些人的薪水也比外面高點,形成一股很大的購買力。
“老闆,林志浩先生來了!”
“讓他進來!”
不一會,堂弟林志浩來到他的辦公室,這還是他第一次來,頓時眼睛四處打量,充滿著好奇。
“志超哥,你這辦公室很簡潔呢!”
林志超起身來到沙發區,笑著說道:“我不喜歡放太多東西!來坐!”
林志浩朝著窗戶外看了幾眼,頓時很震撼的感覺,維多利亞港和尖沙咀漂亮的風光一覽無遺。
“喔,好!”
隨後,林志超翹起二郎腿,對著林志浩講道:“我最近正好看了你們那個連開三家大家樂門店的計劃方案書,正好有空就找你聊聊!”
林志浩點點頭,他是把計劃書交給黃副總經理的,沒想到堂哥也會看。他是知道,堂哥就一開始指點了他,後來幾乎沒有怎麼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