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豬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預備上市公司】,港島家族的誕生,任豬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方日報》和《亞洲日報》在香港掀起‘招募採編人員’之戰,一時間在傳媒領域影響非常大,兩邊都採取的是高薪招募,造成整個行業的記者、編輯的薪水上漲很多。

哪怕是你不應戰,也必須捲入這場隱形的戰爭當中,像是《星島日報》、《明報》也不得不採取加工資的方式,穩定自己的員工。

在這場戰役中,《亞洲日報》的馬氏兄弟苦不堪言,他們雖然有錢,但也不得不面對大額的開銷;更甚的是,市場傳言《亞洲日報》是白粉報,所以他們又不得不花更高的價格,從市場招募到採編人員。

他們早就知道有市民在背後戲稱《亞洲日報》是白粉報,但這個時候突然傳言增大影響力,那他們也不得不懷疑是有人在故意放大這種訊息。

不過他們卻不敢輕舉妄動,一般來說,社團人員是不敢得罪報社記者、律師,這兩種人最不好惹;得罪記者,他們是一群人,寫都寫死你;得罪律師,那就更加不敢了,畢竟他們說不定哪天也需要律師。

傳媒集團。

社長羅文輝、總編戴平舒等高層,正在開會。由於老闆林志超充分的放權,《東方日報》僅社長和總編有機會親自向老闆彙報工作,更多的時候,就是以羅文輝、戴平舒為主的管理層在經營《東方日報》。

而集團的管理層,一般都只是監督和審查財務之類,並不對具體經營指手畫腳。

但實際上,不管是羅文輝也好,還是戴平舒也好,知道《東方日報》的定位和經營大綱,都是來自老闆之手;只是老闆充分信任他們兩人,讓他們具體去發揮。

“《亞洲日報》想進軍大眾報,我們就讓他們的人工成本增加,他們一名經驗豐富的新聞採編人員的薪水,起碼是1000港幣每月而我們原本的新聞採編人員,流失率不到2,反而又從外面招募進不少經驗豐富的新聞採編人員”羅文輝講著這次的‘戰役’情況總結。

當然,競爭才剛剛開始而已。

有高層試探性的問道:“社長,這樣搞下去,我們也自損八百。是不是應該重視我們的新聞採編人員的培訓,以老帶新,這樣更省成本。”

羅文輝笑著說道:“這是上面的意思,不然我也不得不考慮成本因素!道理其實很多,那就是繼續擴大我們的銷量,從長遠的效益來考慮七十年代開始,我們還要發行海外華人聚居城市的‘海外版’,所以大家不要憂愁採編人員過多的問題更何況,我們還準備模仿美國雜誌《財富》,打造一個財經類月刊總之,我們還是在投資階段。”

眾人不再提出反對意見!

羅文輝心裡說道,你們怕是不知道,老闆對《亞洲日報》其實很看不慣;一旦《亞洲日報》經歷過這次挫折後,《東方日報》會有第二輪攻勢。按照老闆的想法,那就是在發行上做文章,聯合發行商、報攤大力推薦《東方日報》。

比財力,《亞洲日報》的馬氏兄弟,又如何能和《東方日報》的傳媒集團相提並論呢!

接著,羅文輝說道:“戴總編,我們公司培養的編輯,可都是寶貝,你們編輯部可得看好了!損失任何一個,都是很大的損失。”

《東方日報》的編輯,都深得林志超的真傳,知道該如何抓住市民的心,在文章上大作手腳;就好比前世的傳媒大亨默多克,在澳洲就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編輯,這些人只要帶到英國和美國,就能立即讓一家報紙‘起死回生’。

總結出來,這些編輯要懂得如何寫‘文摘文章’,分析新聞本身的主題內容,撰寫出短小精簡,直達主題的‘短文’,同時還要吸引人。

戴平舒笑著說道:“大家都很反感《亞洲日報》,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更何況,《東方日報》福利待遇非常不錯,又背靠傳媒集團,發展前景遠大。目前沒有一人跳槽,畢竟哪有‘人往低處走’的道理。”

羅文輝點點頭,隨後佈局一番,《東方日報》繼續露出獠牙,搶佔香港的傳媒市場。

由《亞洲日報》引起、《東方日報》點燃的‘傳媒搶人大戰’,是香港傳媒界的第一次‘大戰’;波及範圍廣、影響力大,業界備受震動。

因為以前辦報紙沒有那麼多事,所以很多人都措手不及,包括《星島日報》和《明報》、《工商日報》等。

有人戲稱是財團看中了傳媒的利潤,賣粉的看中了傳媒的影響力,總之影響較大。

《亞洲日報》。

“大哥,這樣子下去不行呢!我們挖一個人,要支付千元月薪,重要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