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吃小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5章 融資前估值,重生之財源滾滾,老鷹吃小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微博要進行B輪融資的訊息很快就傳播了出去。
08年,華夏網際網路企業能融到資的企業少,融資規模大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
微博在08年上半年就進行過一輪融資,當時融資金額不是小數目。
紅杉、IdG、百度、維港基金四家,以現金2.4億美元,以及部分技術支援,佔股20%。
單純以現金流計算,融資後的微博估值就高達12億美元。
不過其中百度更多的是技術和渠道支援,按照紅杉和IdG兩方的融資金額,實際上當時微博估值已經高達14億美元。
距離上次融資成功,到現在,也就半年不到的時間。
微博融資的資金換算成人民幣,將近17億人民幣。
按理說,微博燒錢沒這麼快,哪怕國際版上線,打通全球渠道,以及微博國內的宣傳開發,半年時間也用不到17億。
不過因為在融資之前,李東就和對方說好了。
融來的17億資本,他要動用10億,算是借的,期限為一年。
這個錢,李東現在沒還,起碼要到明年才行。
而7個億的資金,說實話,有時候真的不經花。
別看微博好像沒什麼玩意,很多人覺得,簡簡單單的維護一下就夠了,弄個幾十號人,也就發發工資的事。
7個億,花一輩子都花不完。
可實際上,有些東西,花錢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多。
網際網路企業燒錢,這不是一句空話。
別的不說,光是為了微博國際版開發上線,增設國內伺服器,啟動智慧大資料稽核,人工小組複核……
這一系列的成本經營,就燒了微博3個多億。
而剩下的錢,都是在國內燒的。
微博使用者能突破2億,可不是說,靠口口相傳就夠了。
光是宣傳這一塊,pp、遠方門戶網、遠方商城、明星代言、地面廣告……
這一系列的舉動,那也都是要花錢的,還得花大錢才行。
引流,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幾百萬註冊使用者,那不難,稍微宣傳一下就行,上千萬使用者,那就要大肆宣傳,使用者破億,那就不是簡簡單單宣傳的事,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輔助。
各種活動,各種新功能的開發,以及製造一些焦點話題出來,這些都需要運營。
剩下的幾個億資金,很快就燒完了。
然而,無論是百度還是IdG,又或是紅杉,實際上都滿意的不行。
燒了幾個億算什麼!
值!
在微博一輪融資的時候,微博註冊使用者剛破億,而在燒了幾個億之後,微博使用者突破2億!
翻倍!
儘管活躍使用者比例比以前稍微低一點,可使用者增加一億,這些融資的機構簡直都能笑醒。
按照當前市場對網際網路企業的估值方式,微博這種自媒體平臺,最為看重的就是使用者量。
而企業估值與使用者量的關係,成平方比。
這話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一家使用者100萬的網站和一家同型別使用者1000萬的網站,他們的估值不是10倍差,而是10倍的平方,也就是100倍的差距!
100萬使用者的企業估值1億,1000萬使用者的企業就能估值100億!
當然,這種說法不是絕對的,但是也可見使用者量對企業的影響。
遠方微博使用者量翻倍,真要按照這種計算方式,微博的估值就能在2倍的基礎上進行平方,也就是估值漲4倍。
這麼算,顯然是不可能的。
可不管怎麼說,才燒了7億人民幣,換來這樣的成果,幾家投資機構自然是樂的找不著北。
現在微博沒錢了,李東欠的10個億又沒到期。
二輪融資看似快了點,實際上也是必然。
起碼這時候,微博本身的盈利手段還不多,主要還是廣告收入,這點盈利,拿來燒錢,也頂不了多長時間。
隨著國際版上線,正是用錢的時候,對微博要繼續融資,無論是紅杉還是IdG,包括其他兩家,都是樂見其成的。
要不是李東個人風格太強烈,加上本身資本雄厚,恐怕不等他自己提及,幾大投資商就要主動建議了。
換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投資機構在融資方面具有很大的話語權。
投資方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