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喜峰口
曉雨晨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喜峰口,明末:只允許一萬人穿越,曉雨晨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廷元不知從何安慰對方,小心附和著,再聽說對方竟然為了尋找這個幾乎不存在的大船,讓自己心愛的學生放棄在遼東的大好前程,去南方尋找虛無縹緲的東西,實在有些惋惜。 不過這兩人都是朝堂的邊緣人物,此時還不知孫元化已經被任命為登萊巡撫。 蒙元控制區寬河流域,一處蒙元部落。 秋日晚上的風開始變涼,尤其是草原上的風,已經有些刺骨。 喀喇沁部首領巴圖圍坐在火堆前,手裡捧著滾燙的馬奶茶,身體的寒冷才似乎被驅趕走了一些。 他望向不遠處的帳篷,裡面爭吵聲不斷,心中有些無奈,希望這次自己帶路之後,這些後金人能夠放過部落的族人。 崇禎二年,由於袁崇煥的平遼方略在遼東得以實施,後金軍停止了大規模南侵,遼東戰場的廝殺聲逐漸沉寂。 這平靜的表象下,明金雙方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下一步的行動,明朝當然是進一步完善平遼方略,皇太極則是積極籠絡漠南蒙元諸部,孤立察哈爾部的林丹汗。 漠南蒙元諸部對於後金的籠絡,意見分歧很大,但是擱不住皇太極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子,還時不時的征戰察哈爾部炫耀武力,直到把林丹汗打的跑到了朝鮮半島。 面對如此大的壓力,漠南眾蒙元部落不得不乖乖聽話配合。 不過令巴圖疑惑的是,這次後金皇帝皇太極在出兵時,並沒有說明討伐物件是誰,只是讓他帶路。 喀喇沁部作為漠南的一個小部落,肯定扛不住後金的軍事威壓,也只能乖乖帶路。 帳篷裡爭吵繼續,巴圖緊了緊身上的羊皮襖,倒在火堆旁,沉沉睡去。 “老八,你到底什麼意思,咱們都出來半個多月了,一場仗沒打,人困馬乏,如果再這樣下去,等冬天來臨,肯定死傷無數,你回去怎麼交代!” 莽古爾泰指著皇太極的鼻子質問。 旁邊的代善陰陽怪氣附和:“是啊,老八,這次出來時,你就沒交代此次征戰的物件,現在半個多月過去了,後勤補給已經快沒了,如果實在不行咱們就回去吧!” 老八指的就是皇太極,他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所以兄弟幾人都稱呼他老八! 後金這次出征時,皇太極為了防止訊息外露,對外一直沒有宣佈征戰物件,就連他的親兄弟幾大貝勒王爺也沒告知。 經過半個月的辛苦行進,一場仗沒打,損失後勤物資無數,導致代善和莽古爾泰對皇太極不滿,再加上沒能繼位和去年的寧遠戰敗,這兩大貝勒爺試圖對皇太極的權威發動挑戰。 “老二,老五,你們不要急嘛,咱們這次出兵肯定會滿載而歸!” 老二指的是代善,老五指的是莽古爾泰。 皇太極不慌不忙安撫著兩位兄長的不滿情緒,拿出地圖,指著上面的一個點,繼續說道:“咱們現在是在這,看這,這裡是喜峰口的大安口和龍井關......” 此時代善和莽古爾泰才明白皇太極的用意,此次他們出征費勁千辛萬苦繞路,只為進攻大明,但是大明的關口歷來防衛嚴密,易守難攻,怎麼可能攻的進去。 皇太極卻神秘一笑,說他有自己的渠道,已經獲知此時喜峰口塞垣頹落,軍伍廢弛,很容易攻破。 最後兩人的挑戰行動,在皇太極的堅持與嶽託等貝勒的聯合反對下,煙消雲散。 隨後這兩人又在皇太極“入關可以肆意搶掠”的承諾刺激下,重新聚起戰意,嗷嗷精神。 崇禎二年十月初五,袁崇煥帶領關寧鐵騎,披星戴月,歷經四個日夜趕到冀州鎮,希望能夠進城加強佈防。 薊州巡撫王元雅聽說過袁崇煥的作風,毛文龍那是說殺就殺,擔心對方進入冀州鎮後,會剝奪自己的兵權,以防止奸細進城為由,拒絕袁崇煥關寧鐵騎進城,並委婉表示了一下自己對騎兵的理解,騎兵就要發揮騎兵的優勢,適宜在平原空地作戰,不適宜進城死守。 其實現在崇禎的旨意已經到達了薊州,讓王元雅做好防守準備,朝廷正在集合大軍,前來支援。 但是朝廷的旨意中卻沒有提及袁崇煥的支援。 這就導致王元雅有了拒絕袁崇煥入城的底氣,我不讓你入城,是因為我沒有接到朝廷的通知。 袁崇煥氣的跳腳,他作為關寧鐵騎的統帥,能不知道騎兵最大的優勢嗎?不過對方的態度著實讓他惱怒,恨不得此刻就衝上城牆,幹掉這個王元雅。 他的本意確實也是進入薊州後,直接接收城內防務,原因是他信不過薊州的這些衛所兵。 袁崇煥沒有辦法,只能安排軍隊尋找合適地方安營紮寨,並派遣一直先鋒軍前往遵化幫助衛所兵駐防。 喜峰口又三個關鍵關隘,分別是由東向西分別是龍井關,洪山口和大安口。 離遵化最近的是大安口,也是喜峰口最關鍵的隘口,所以派兵增援很有必要。 而他自己統帥關寧鐵騎坐鎮薊州,原因無他,平原才是發揮騎兵優勢的最好地形,如果讓關寧鐵騎去守城,實在是浪費。 十月初十,皇太極率兵抵達喜峰口長城以北,不知是蟲洞的影響,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