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0章 煉化廠,抗日之特戰兵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進入正題了。
朱可夫和徐銳瞬間就打起了精神。
因為接下來的這場談判,才是這次談判的主題!
朱可夫抻了半天,甚至不惜以中斷談判相威脅,而徐銳也是寸步不讓,擺出不惜放棄談判也絕不讓步的架勢,為的就是在接下來的這場談判中,為本國爭得先機,因為跟軍工產業的龐大利益相比起來,茶葉貿易的利益真的是微不足道。
徐銳盯著朱可夫的眼睛,沉聲道:“如果你們蘇聯政府願意將生產線搬到包頭,我們可以提供的物資就很多,被服以及鞋帽、牛羊肉罐頭甚至武器彈藥。”稍稍停頓了下,徐銳又一字一頓的說道,“我們還能提供燃油!”
朱可夫聞言頓時心神一震,提供燃油?!
要說現在困擾朱可夫最大的難題是什麼,絕對是非燃油莫屬!
由於西伯利亞鐵路運力有限,而且還時不時會遭到日軍航空兵的轟炸而中斷,導致歐洲的燃油沒辦法運過來,進而導致集結在伊爾庫茨克的兩千多輛坦克只能成為擺設,然後更進一步導致遠東方面軍的西部叢集沒辦法組織起有效攻勢。
要不是這樣,遠東會戰又怎麼會打成現在這副慘樣?
儘管斯大林發來的指示電中已經很隱晦的提及這點,但是當朱可夫從徐銳嘴裡親耳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卻還是感到莫名的激動,如果中國人真的可以向他們提供燃油,就可以有效打破西伯利亞鐵路運力的制約,那麼等到明年開春後,就可以囤積足夠的油料,與赤塔的日軍打一場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
在這個時代,機械化戰爭仍然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但是朱可夫對這個領域,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研究,相比德國的古德里安、曼施泰因或許略有不如,但是對付日本的石原莞爾之流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朱可夫有這個自信。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中國人能提供多少燃油?
如果每個月只能提供幾噸燃油,那就尷尬了。
說起來,蘇聯對於延安的情況也有一定了解,知道延安有個油田,甚至還有一家小作坊式的煉油廠,但只能煉出重油,而無法煉出輕質汽柴油,且產量很小,如果徐銳說的是延安的油廠的話,那還是趁早歇了。
當下朱可夫語氣急切的道:“你們每年能提供多少噸輕質燃油呢?”
徐銳道:“那要看你們援建的煉油廠能夠有多大產能,如果你們能夠在包頭援建一家年煉化十萬噸原油的中型煉油廠,我們就能每年向你們提供五萬噸輕質燃油,如果能援建一家年煉化五十萬噸的大型煉油廠,每年就是二十五萬噸燃油!”
年煉化五十萬噸原油的煉化廠,在二十一世紀屬於要淘汰的小微產能,但是在這個時代卻已經屬於大型石油煉化廠了。
朱可夫聞言立刻蹙緊眉頭,說道:“還需要援建煉油廠?”
徐銳笑了,反問道:“朱可夫將軍,你該不會以為僅憑延安的那家小作坊式的煉油廠,就能夠向你們提供輕質燃油吧?”
“那當然不可能。”朱可夫赧然道,“不過興建煉油廠是要條件的。”
“這個沒有問題。”徐銳乾脆的道,“包頭擁有著充足的人力資源,因為緊鄰黃河,水資源也不成問題,至於建廠用地,那就更加不用擔心,城外有的是空地,唯一一點就是,原油需要從延長油田運來,這個稍有些棘手。”
畢竟從延長縣到包頭足有一千多里,而且不通公路,更不通鐵路,所有原油需要依靠馬隊或者駝隊進行運輸,就算組建一支一萬人的馬隊,一次也就輸送兩千噸,從延長到包頭往返一次少說要二十天,也就是說一年才三萬六千噸!
朱可夫很快也在心裡估算出了這個數字,當下說道:“那就先援建一家年煉化五萬噸的煉化廠,不過我有言在先,煉化廠的全套裝置可以由我們蘇聯政府來提供,但這並不是無償援建的,所有裝置都要透過燃油折價償還的。”
徐銳嘿嘿一笑,忽然問了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我聽賓館的蒙族服務員說,將軍閣下在一週前剛來過庫倫?”
朱可夫滿頭霧水的道:“來過,問這幹嗎?”
徐銳又道:“而且將軍閣下還到庫倫河邊實地勘察過?”
“對沒錯。”朱可夫皺眉說道,“但這跟談判有關係嗎?”
徐銳哈哈一笑,說道:“將軍閣下,你們都已經把一家年煉化五萬噸的中型煉化廠的全套裝置運到伊爾庫茨克了,又何必再跟我們斤斤計較呢?畢竟,與其讓這些裝置躺在倉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