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那些久違的日子,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放的好嗎這個學校是沒教的吧”
馮一平也笑著說,“反正它的肚子鼓鼓的,像懷了小牛一樣
。”
大家都笑起來。
進了伙房,目前正在灶上忙著,馮一平自覺坐到灶後添柴。
“他們晚上喝酒,估計又要喝個半天,你先把這碗麵吃了。”說著,梅秋萍把一碗冷麵倒進鍋裡,熱了後分成三份,給他們三個,當然,馮一平的那碗最多。
家裡招待客人的時候,主婦和孩子一般是不上桌的,而且要等到他們酒喝完,才能吃飯。梅秋萍知道兒子正是能吃的時候,餓的快,等到晚上八、九點,那肚子早就呱呱叫了,所以下午下面就多下了一把。
面是自家牽的油麵,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裡介紹過這種面,這是下午做給木匠馮春堂剩下的。
在農村,匠人進門做事,比如木匠、漆匠,還有篾匠,要管中午和晚上兩餐飯,當然還有菸酒。
此外,在兩次正餐之前,上午和下午過半的時候,主人家總要準備吃的,一般都是面。和英國人的下午茶類似,不過這些匠人比英國紳士還享受,不但有下午茶,還有上午茶。
一碗麵,被馮一平稀里嘩啦的,幾分鐘就裝進了肚子裡,梅秋萍邊炒菜邊教訓他,“又沒人跟你搶,吃那麼快”
文華兄弟倆捧著碗在旁邊笑。
油炸花生米、辣椒炒臘肉、煎豆腐、絲瓜炒蛋、臘肉煮黃瓜,還有一盤峨眉豆,六個菜,在農村來說,也算得上豐盛了。
他們喝酒都喝的慢,抿上一口酒,吃上幾口菜,然後聊上半天,一杯酒喝完,倒酒的時候,又你謙我讓的扯個半天。酒量也都是在有限,估計最多最多,起特殊時期中不上學,批鬥遊行的事。還有哪家親戚是在縣裡,分了一套大房子,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置辦的一應俱全,還裝了電話,他兒子讀書太用功,小學就近視,配副眼鏡花了上百塊。又有哪個村子,有聰明的孩子考上了大學,父母在家做死做活不說,到處找人幫忙借錢,還說要讓那孩子將來讀博士呢。
當然,到最後,會有一個主旨總結,主要是針對孩子們的,要珍惜,要勤勞,要努力,要節儉,要孝順,具體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要聽父母的話,叫做什麼就做什麼,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
不過,等到馮一平初中畢業,隨著電視機普及,家家電扇幾個,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此情此景,就只能成追憶了。
把他們送到家,文華問,“小叔,明天你還要放牛嗎”
“是,”馮一平說,“你們就不要跟著,明天我還要砍柴,沒空陪你們。這樣,明天我回來的時候,給你們帶葡萄好嗎”
他放牛的地方,有一棵野葡萄,不知道什麼品種,但顆粒很大。
兩個傢伙這才有些高興。
感謝您的點選新人新書,出頭大不易,可以的話,能收藏,投推薦票嗎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