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零二章 一碗水端平,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一平說的這些,當然不是為高盛準備的厚禮。
你讓高盛的那些人不去想怎麼設計新的模型,怎麼賺錢,也讓他們脫下名貴的西裝,穿上格子衫和衛衣,和矽谷的那些程式設計師一樣去寫程式碼?
那本來就不現實。
他說的那些計劃,本來就只有矽谷才能實現,所以,那些計劃他準備交給聯合基金,或者是一家新的公司,重要的是,要聯合聯合基金的原有的股東來一起完成。
在美國,涉及金融領域的這些產品,把谷歌和蘋果拉在一起,總是沒錯的。
“馮,這可真讓人失望,”勞爾德半真半假的埋怨著,“我想,看了採訪的所有人,都會以為,那是你為我們準備的計劃,”
“我明明說的是針對整個金融行業,”馮一平看著勞爾德,“直接說吧,你要什麼?”
“不是我要什麼,我是想,高盛能為這些計劃提供不少幫助,不是嗎?你們在這方面可沒有多少經驗,”
馮一平馬上說,“如果是這個問題,那你完全不必擔心,這個時候,我們還招不到既有在華爾街工作的經歷,又能寫程式的人?”
勞爾德又一次非常無奈。
只要馮一平這個時候豎起大旗一搖,前華爾街的精英們,怕是會烏泱烏泱的跑過去。
就看看聯合基金的約翰這次帶來的團隊吧,其中他叫得出名字的銀行家就有三位。
想一想那些倒閉的銀行的高管,想一想貝爾斯登、雷曼的那些總裁總監們……只要他們想,什麼樣的人招不到?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好吧我只有一個要求,在你這些專案需要融資的時候,高盛一定是要在首輪,而且要擁有最大的份額,”
馮一平想了一下,“雖然我們可能不缺錢,但……我同意,”
他們三家聯合起來,怎麼可能缺錢?只是,考慮到其中的一些計劃,本來就是希望能發展到高盛他們這樣的客戶,讓他投資,也好。
勞爾德還待說些什麼,馮一平的手機又響起來,他把那來電顯示給勞爾德看了一眼,“你看,因為我這麼配合,所以,麻煩來了吧!”
來電的是彭博社的董事長彼得格勞爾,也就是在布隆伯格在紐約當市長玩的時候,負責掌舵彭博社的人。
勞爾德一副我幫不了你的樣子,又笑著走開,“我不打擾你,”
“馮,”彼得一上來就直奔主題,“聽說你接受了瑪利亞巴蒂羅姆的採訪?”
“你可是彭博社的第二大股東,在危機惡化之後接受相關的採訪,不是應該首先考慮我們自己的公司嗎?”
“彼得,高盛是希望,這個訊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馮一平解釋道。
從覆蓋面來說,當然是巴蒂羅姆的《華爾街報道》更大,使用彭博終端機,會收看彭博財經頻道的,雖然更專業,層次更高,但畢竟是少數人。
那邊笑了起來,“我就知道馮你一定會考慮得非常周全,所以,你也準備好了接受我們的採訪,對吧,”
“你肯定也準備了更多新的內容,對嗎?”
在其它時候,馮一平可以推辭,但在他成為彭博社第二大股東後不久,這樣的請求,他不太好推辭。
高盛就可以這麼配合,彭博社就不行?
“我還在高盛……”
“好,我馬上派人來接你,哦不,我親自來接你,”
…………
列剋星敦大道和第59街路口的彭博大廈,也就是更多人口中的彭博塔裡,第一次蒞臨的馮一平,都沒有來得及四處走走看看,就被彼得格勞爾和在布隆伯格手下當了六年紐約副市長的丹尼爾多克託羅夫,這兩位布隆伯格的左膀右臂,以及一些前來一睹馮一平真容的員工,簇擁到採訪室裡。
撈到採訪馮一平這個機會的,是電視臺的一個男記者。
就在現場除錯裝置的時候,彼得格勞爾突然把馮一平拉到一邊,“馮,”他認真的看著現場忙碌的那些人,看著還在看提綱的男記者,“你是不是也覺得,我們也應該培養幾個出眾的女記者?”
馮一平:“……”
你這麼一本正經的,結果就是為了跟我說這樣的事?
剛加入彭博社不久,接下來應該是負責具體事務的丹尼爾多克託羅夫竟然馬上附和,“我也覺得很有必要,”
“CNBC是我們電視臺的主要對手之一,他們不僅有瑪利亞巴蒂羅姆,還有艾琳伯內特,”
CNBC的全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