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豈有此理,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美國,是一個很雙標的國家,很多美國人,也是如此。
具體來說,一方面,他們覺得我們很落後,雖然絕大部分美國人,如今早知道,我們早就沒留著辮子,但大多數人美國人,依然認為,我們科技不發達。
與此同時,也許是因為看過馬可波羅遊記的人太多,又或者說他們至少都知道,我們有著世界第一的人口,所以很多美國人認為,我們的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再加上美國人因為自大而造就的一根筋,這就導致在美國的投資市場上,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是,只要一家美國公司,宣佈自己在中國開展了業務,很多美國人馬上會覺得,喔,這家的股票值得投資!
美國上市公司宣佈在中國開展業務,雖不至於像國內某鋼構公司,捏造了一份幾百億國外大單,導致自家公司股票十幾個漲停那麼厲害,但無疑非常有助於股價的上揚。
而在一些事上,我們國家,確實也存在雙標的地方。
打比方,同一個地區,同一個專案,折算起來,同樣的投資金額,帶著美元的國外公司,就是比用人民幣的國內公司受歡迎。
帶著美元的國外公司,在同樣的專案上,不僅能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在一些內資很難投資的專案,比如參與一些大型國企的改制上,他們也非常容易得到參與的機會。
所以,自從知道是馮一平攪和黃了中國投資他們的30億美元的交易後,蘇世明是一聽到馮一平這個名字,就真是一肚子火。
在上市前夕,他們確實非常渴望來自我們主權基金的投資,來自中國的30億大手筆的投資,自然會引發很多投資者的關注,帶來更多的認購,有助於他們以高價順利上市,並募集更多的資金。
同時我們還知道,像在上市之前的認購,都會有相當大的折扣——內地一些公司到港股上市,為了上市順利,讓香港知名企業認購,就是如此。
但黑石發現,應該是中國的主權基金,太希望能有投資華爾街的機會,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好像不太敏感。
那他們自然不會客氣。
在那份他們已經談好的協議草案上,那30億美元的認購價格,是他們計劃公開上市價31美元的95.5%,可以說,是幾近於無了。
換做其它任何一家機構,這麼大金額的認購,都不可能接受這樣高的價格,那本來意味著,他們在上市之前,就能小賺一筆。
其實也不好說小了,30億的認購,相差5個點,那就是1.5億美元。
還得說一句,黑石是一家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他們的創始人及公眾投資人持有的權益憑證,都叫做“合夥權益單位”,根據相關的章程,公司事務基本由擔任合夥人的創始人來決定,普通合夥權益持有人僅獲得有限的投票權。
而在那份協議上,我們那高達30億美元換來的9.9%的股份,則沒-有-任-何-投票權!
所以,到哪兒還能找到這麼好的投資人呢?
而對那幾乎已經到手的30億美元的投資,蘇世民他們已經規劃好了一系列用途:就用來投資他們看好的一些中國國內的專案。
有了中投的背景,以及用的是美元,這必將讓他們在中國得到很多很難得的好專案和好機會。
所以,用一個很高的折扣,讓我們認購他們30億美元的股份,保障他們能以高價順利上市,之後,還是用我們投資的那30億美元,拿到我們國內投資一些必賺的專案……
而因為他們在中國的成功投資,他們的股票,在美國必然會受到投資人的追捧……
想想,還能有能比這更666的操作嗎?
但這一切打算,都叫馮一平的一份報告,給毀了個乾淨,由此也不難想象,他們現在有多麼恨馮一平。
更讓人不爽的是,暗戳戳的跟華爾街那麼幾家公司一起,說算計馮一平一把,沒想到,連他的一根毫毛都沒傷到不說,還讓他藉機把安卓的釋出會,辦的那麼成功,那麼矚目。
而現在,他竟然再一次盯上了自己已經吃到了碗裡的肉,這讓蘇世民如何能忍?
他馬上說,“我打電話問問,”
他已經82歲的老搭檔彼得勸他,“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太沖動,”
“我知道彼得,”蘇世民匆匆掛掉電話,抬手就給當初牽頭的德銀在美國的負責人卡爾打了過去,“卡爾,聽說你們對給我們的貸款,有一些其它的想法?”
“這正是我要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