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細思量,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的誇獎,那可不一定是單純的,或者說,有極大的可能,那一定帶有不好的目的,麻痺,那是首先能讓人想到的一個可能。
馮一平在這個時候誇獎我,是為了麻痺我,讓我看不到Skype接下來的發展,會遇到的一些致命性的問題,所以讓我同意40億美元的一口價?
Skype在發展中,可能會遇到哪些致命性的問題?
惠特曼想不出來。
不是她一時想不出來,在當初決定收購Skype的時候,他們自然就做了嚴密的風險評估。
評估的結果是,按照現有的發展模式,他們找不到Skype有面臨致命性的問題的可能。
因為說起來,Skype的發展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各國的准入,按現在的趨勢看,他們已經順利的獲得了包括美國和歐洲的一些老牌強國在內的准入,以及世界上除中國之外,絕大多數有影響力國家的准入。
其中的不少,甚至還是主動和Skype談准入的問題。
這道門檻之後,Skype的發展,就完全不用操心。
因為它和馮一平的Facebook一樣,基本上不用投入多少宣傳,只靠大家的口碑,就能迅速的發展大量使用者。
而且和Facebook一樣,Skype的使用者粘性還會非常高,原因很簡單,無論是對公司使用者,還是對個人使用者來說,這都是一款能大幅降低他們通訊費用的好產品。
只要你每天要打電話,那就每天都會用到它。
就從惠特曼的瞭解來看,eBay員工中的很多,現在每天都離不開Skype。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至於說盈利,馮一平說得對,就不說發展到3億使用者,就是隻有2億使用者,對這樣粘性非常高的2億使用者,做點什麼不能賺錢?實現盈利,是很難的一件事嗎?
再說,把Skype整合到eBay裡,這能為公司的主業,電商業務,帶來多大的增長?
“既然如此,馮,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你看惠特曼,Skype目前有多受歡迎,你比我更清楚,這麼說吧,如果不是創始人曾斯特羅姆強烈希望現在出售,我想,包括我在內,董事會的成員,沒有多少人會想在這樣局勢大好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決定,”
“而曾斯特羅姆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我想你也能清楚,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們一樣,能承受巨大的壓力,都能有像我們一樣堅強的意志,和相信一定能夠成功的信心,”
“我們能理解他在經歷過一次慘烈的失敗後,急於鎖定現有成果的迫切,”
這一點,惠特曼和手下也早就研究過,如果不是之前研發的KaZaA,在看似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最終只給曾斯特羅姆和他的團隊,帶來很少的回報,和很多的麻煩,他們相信,曾斯特羅姆也不會想到要把這款絕對稱得上現象級的產品,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出手。
所以一開始,他們就有些擔心,擔心Skype會改變主意。
何況還有馮一平這個多半也對Skype有興趣的傢伙。
“但是,就算是出售,無論他還是我,或者是Skype董事會的其它成員,都希望能給它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買家,”
“開發者對自己產品的感情,我想你最瞭解不過,”
但即便是這樣,也不能讓你們就不追求更高的報價,惠特曼心說。
當然,這一點,她同樣能理解,誰不會說這樣的場面話?誰會拒絕更好的回報?尤其是曾斯特羅姆力主出售Skype的動機,就是為了獲得高額的回報。
惠特曼確實也同意馮一平所說的那一點,確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們倆一樣,對自己,對未來,充滿高度的自信。
就像那些中了大獎的美國民眾,儘管他們都知道,把中得的那些鉅額大獎,分成29年逐年領取,不但更有保證,至少你要29年,而不是短短的幾年,才可能把那些錢揮霍一空。
而且到手的金額也更高,因為你只需為獎金繳稅,而不必為投資所得繳稅,而且為獎金繳稅的額度,也逐年降低。
但是迄今為止,絕少人選擇這麼做,絕大多數人,還是寧願一次性繳稅兩次,為獎金繳稅一次,為投資所得再繳稅一次,最後只到手大約中獎金額的一半多一點的現金。
那些人,只能說是幸運,其實並不具備成功的特質。
“我看得出來,你對Skype有多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