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更牛的,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總,那我現在就打,”首都,老陳拿著手機請示。

“打吧,”王總點點頭,他現在居然也難得的坐有坐相,看來對這次通話也相當重視。

“王總,電話裡可能不會馬上有多大的進展,”拿著電話的老陳又說了一句。

“我能不知道?”王總有些不耐煩的說,“就是先通通話,然後約個見面的時間,難不成這樣的事還能在電話裡敲定?”

老陳心說你知道這一點就好。

其實,在李方成面前表現得非常牛叉不解釋的老陳,此時也是有苦自知。

李方成提供的這條原以為是天荒夜譚的訊息,在他們花了不少精力核查之後,居然還真有幾分可能!

說實話,在收到香港那邊反饋回來的訊息之後,他們立馬眼睛都紅了,李方成說得沒錯,這樣的訊息,對他們來說,確實不啻於是聚寶盆。

他記得很清楚,王總當時激動的連著拍桌子大聲說“我要這家公司,我要這家公司,我要這家公司!”

同一句話,說了三次。

廢話,真有這樣的公司,誰特麼不想要?

股市的魅力就在於,如果我們從長期來看,它確實是相對公平的,不管你是公子王孫還是平頭百姓,該坑一起坑,永遠沒有隻賺不賠的人。

莊家牛吧,那可以說是廣大散戶的終極夢想,可是你看看,現在連莊家中的莊家,莊家裡的扛把子,聲威赫赫的德隆系,不都要倒了嗎?

現在居然有這麼一家隱藏得很深的公司,居然真能做到從不失手,這等逆天的公司,如果能掌握在手中,那意味著什麼?那至少意味著,將來完全可以跟比爾蓋茨巴菲特他們扳扳手腕子。

因此包括老陳,大家都理解王總的激動和急迫。

但是,細一分析,王總的要求,那真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因為那家公司是馮一平的,因為那家公司在香港。

當聽說這件事跟馮一平相關之後,老陳迅速的對馮一平的情況作了個梳理,然後赫然發現,在好幾個方面,那馮一平都是個奇葩。

就說相關的事,和好多商人富豪花大力氣結交官員不同,這位首富,看起來跟政治毫無牽絆,向來沒有跟具體的官員或者是政治派系過從甚密,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偏偏就跟那些重要的政治派系關係至少都還說得過去。

而且,他和高層的關係,至少看起來還不錯,也是少有的被高層肯定的商人。

這樣就意味著,那些看似聯絡不緊密的力量,在必要的時候,都可以成為他的助力——只要他付得出代價。

而因為他是馮一平,看起來他付不出的代價還真不多。

真逼急了他,他還有一個選擇,可以把事情捅到天上去。

在事業上,這同樣是個奇葩,在大多數公司還只在嚮往國家化,或者在猶豫要不要國際化,或者更進一步,在準備試水國際化的時候,馮一平的公司,已經悄然完成了他的國際化步伐。

他在美國矽谷開設的公司,成了科技界的明星,資本界的寵兒——這才是真正的國家化,有代表性的國際化。

在西方主流國家站住腳,這才是真正的國際化,那些只在東南亞建了幾家工廠,在歐美設立了幾家貿易公司,就嚷嚷著已經實現國際化的公司,只不過是王婆賣瓜的往自己臉上貼金。

而且,這傢伙也才大學剛畢業,居然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別小看這個玩意,特別是這些正面的聲望,在任何時候,那都是非常有效的護身符。

還有,他這家公司選擇在香港成立,也限制了好多可能手段的使用,我們不得不承認,香港是一個司法很獨立的法治社會,重商的環境,又使得他們的商業法規非常完善。

因此,要奪取一家香港的公司,他們擁有的那些無往而不利的優勢,看起來發揮不了多少作用……。

也就是,如果真想對馮一平的那家公司下手,且先不考慮香港法律的限制,不考慮打壓馮一平,可能在國際上造成的影響,馮一平自己就有好多選擇。

他可以花代價請人保駕護航,他可以把事情捅到最高層……,即便是這樣也改變不了,那也沒關係,大不了,他可以壯士斷腕,拋掉國內所有的產業,遷去美國。

和那位清潔溜溜的跑到美國的仰融不同,他在美國的發展,前景遠大得很。

打虎不死,必有後患,這是很簡單的常識,在不能收拾他美國產業的前提下跟他為敵,那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綜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