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重謝,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很多人固有的印象裡,農村應該是個很守舊的地方,其實真不然,這些一直嚮往著好日子,但卻過了好多年不好日子的地方,其實最大膽,最懂得變通。.?r?a?n??e?n?`o?r?g?
因為好多年日子一直難過,所以他們不管做什麼事,都很直接,才不會弄那麼多彎彎繞。
比如深刻影響到我們國家新時期得發展方向,直接改變了農村發展史,掀開了改革開放序幕的小崗村農民承包到戶,原因很簡單,大集體大鍋飯不好,承包到戶好,好就做。
現在的馮家衝也一樣,隨著大家的身份,從農民變成工人,變成小老闆,好多原來一直固守著的那些老禮,那些傳統,已經無聲無息的被大家摒棄,或者賦予了它新的內涵。
比方說,原本大年三十的這天,除了那些要帳的,大家一般不會去別人家裡串門,但是今年的三十,從上午開始,馮一平家裡就賓客盈門,連黃靜萍都不得不幫著招呼客人。
今天來的這些人,包括肖志傑的爸爸,王昌寧的爸爸在內,都是在外開店的麵館老闆。
他們中的有好些,昨天才剛剛從外地趕回家,今天就匆匆的趕到馮一平家裡拜訪。
二樓的客廳裡,今天很熱鬧,張秋玲抱著阿曼達就不想撒手,一會讓她叫姐姐,一會讓她叫阿姨,讓小傢伙感覺有些凌亂。
肖志傑和王昌寧這兩個,不會像張秋玲那樣逗阿曼達,但是看著這個萌萌的小傢伙,明顯也稀罕得很。
“一平這也真是,怎麼剛好這時又碰上這樣的麻煩事,”肖志傑說。
“你也不想想一平一年忙到頭,有多辛苦,”張秋玲馬上白了他一眼。
她知道,這個傢伙,是事到臨頭,又有些心虛。
有什麼好心虛的,今天跟著你和你爸一起來這,我爸都沒說什麼。
“我知道他辛苦,這不是本來說好了過年的時候好好聚聚,結果又泡湯了嗎?”
“也說不上特別辛苦,就是現在事情這麼多,有時難免會有些類似這次的突發事件,他也控制不了,”黃靜萍說。
站在視窗的於蓮看到一個人夾著煙拿著鞭炮走出門,迎向那提著幾個禮盒朝這邊走的人,“又來人了,一平家這幾年年三十的都這麼熱鬧嗎?”
“我還真不清楚,”黃靜萍笑,這邊家裡的事,她還真不清楚。
“你們家每年也是這個時候來?”於蓮問王昌寧。
“往年不會等到今天,最遲二十七八就會過來,”
“年底在外面開店的那些人都會來?”
王昌寧看了眼肖志傑,“也都會來吧,但不會有今年這麼齊,今年是大家一起約好了今天過來,”
“哦,是有什麼事?”這下連黃靜萍都忍不住問。
“主要是道謝,”
…………
樓下此時非常熱鬧,擠滿了老老少少八十幾號人,這還不是全部,還有十幾個正在來的路上。
要是在往日,屋裡的煙味怕是能嗆死人,但是現在卻好得很,吸菸的人不是沒有,但只有幾個。
自己開面館,哪怕煙沒全戒,那也不像原來一天至少一包的抽得那麼兇。
馮振昌坐在主位上,臉色泛紅,聲音很大,“這些事都是公司該做的,謝什麼謝,再說大家都鄉里鄉親的,應該互相幫襯著,再這麼說就顯得外道,”
這些人裡,有今年剛加盟開店,本錢還是從馮振昌這裡挪了一些的人,大多數都已經開店不止一年,收入都很穩定,今天他們約到一起,和王昌寧說的一樣,就只有一件事,表示感謝。
“不是這麼說,”肖志傑爸爸肖建平因為年紀大,也能有個位子,“以前幫的忙,我們就不說,你看看,我們在場的這些,包括那些今天還沒有趕到的人,哪一家不是因為馮大哥你和一平,我們才能過上現在的日子?”
“還有,這一次真不同,說實話,那會公司讓大家改選單,不用雞湯雞肉,改用豬大骨湯豬肉的時候,我們還多少有些意見,這樣不是把生意讓給了那些學我們做法的麵館了嗎?”
“今年我們才明白,公司的這個決策有多麼及時,”他有些得意,“我老店附近的那家麵館,一直學我們,一直還是用雞湯雞肉,原來生意還不錯,這幾個月,呵呵,哪怕是再學我們用豬大骨湯,也沒幾個人光顧,”
進入04年,這場源起韓國的禽流感,不但沒有趨緩,反而在進一步擴散,現在不止是家禽,在越南,在泰國,已經有不少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