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敢苟同,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總你太客氣,”姚記者拿起一塊鬆餅,順道掏出錄音筆,“對最近網上的爭論,不知道馮總你是什麼看法?”
她這就工作上了。
“這次專程請大家來,也是要跟大家說說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
剩下的幾位老記連忙都把錄音筆擺在他面前。
“大家都知道,原罪的提法來自西方的基督教,但認為凡是民營企業家,都應當有原罪,”馮一平搖頭,“我實在不能苟同,”
“馮總你認為討論這個問題沒有必要?”李志雄插了一句,“有件事不知道您清不清楚,聯想集團的當家人柳先生就坦言,聯想在創業初期就有很多不光彩的事情,坦言自己的企業有原罪,”
其它的幾位記者頓時聚精會神的看著馮一平,說起來,那位柳先生在國內商界的影響力其實比馮一平還大。
這樣的大佬在這樣的時候說這樣的話,馮一平也真不知道該如何評論,“柳先生,他們是國內的第一代創業者,我想在那個時候,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不管是政策、制度,還是一些企業的行為,可能都不規範,”
“柳先生之所以這麼說,我想主要是因為他光明磊落吧,可能他當時的一些行為,以現在的法律規條來看,並不是太合規,但在當時,我想應該還是在規則之內的,”
“難道我們要用現在的法律,去審判和評論過去的行為嗎?”
馮一平乾脆不給大家打斷自己發言的機會,“不可否認,最近這幾年,尤其是今年,國內很多民營企業的負責人,特別是上了富豪榜的那些,是有幾位出了問題,”
“這當然是讓大家很痛心的事,但是也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認為所有的民企都有原罪,我們同時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們的國企負責人,被有些人標榜為商業模範的外資企業負責人,同樣有違法違紀的現象出現,只不過,他們沒有上那個榜而已,”
“有一組資料我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馮一平灌了一大口咖啡,“從中國目前情況看,企業總數已達1000多萬家,其中99%以上都是民營性質,也就是說,至少有990萬家民企,出問題的,有問題的才有幾個?”
“我敢說,990多萬家民營企業中的絕大多數都走在勤勞工作努力經營的致富道路上,從這一點講,因為幾個人的問題,就用原罪說、用第一桶金來源不正說,來概括中國民企的原始積累過程和結果,我覺得,這不是一所所謂專家應該說的話,真是太不嚴謹,”
“至少,應當把憑勤勞、憑努力經營的人和靠權力暴發的人分開,”
“現在很多人把他們混為一談,這種錯誤導致的直接表現有兩種,一是出現一個貪汙犯、黑莊,就認為凡是民營企業家就是這樣的,天下烏鴉一般黑。”
“二是凡是有誰這麼指責,就認為那個人有仇富心理。我個人覺得,社會中存在的更多的是仇腐心理,而不是仇富心理,應當將兩者嚴格區分,並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就會與市場經濟的原則相對立,不利於民營經濟的發展。”
這話可就有些重了,記者們有些激動。
“馮總,你的這些話,我們可以全部發表嗎?”姚記者問。
“完全可以,”(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