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照,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副省長在傢俱廠的調研,沒有外商那麼細緻,也就是廠區大略看了看,去一個車間轉了轉,可以理解,畢竟傢俱廠也不是什麼高新技術企業。¤,.
在特意佈置過的會議室裡,郭副省長左手撐在座椅扶手上,右手在空中指指點點,很有派,“不錯!廠區建設得不錯,工廠管理得不錯,工人面貌不錯,企業效益也不錯,”
“省長您過獎,”馮一平欠了欠身說。
“我這也是實話實說,我和在座的,也不止一次來過特區,有些問題,我們沒有切身體會,只能看到表面,那我就問一問,在特區辦廠,和在老家辦廠,有什麼區別?大家都談談。”
郭副省長行程很緊,沒有客套幾句,就直接問道了正題上,提完了問題,又攤開了筆記本,對面的那些領導們見狀,也一個個的開啟自己的本子。
主要的就是類似對面的這些老爺們觀念不同啊!馮一平腹誹著。
不過,這樣的場合,如果敢說這樣的話,那他真是花樣作死。
“其實省內的好多地方,招商引資的力度很大,各方面的優惠條件也都不錯,不位元區差,當初選擇在特區辦廠,主要是因為特區匯聚了全國的方方面面的人才,特別是對我們這些私企而言,人才,任何時候都是稀缺資源。”馮一平挑了一條不痛不癢的說。
郭副省長點點頭,“人才。是啊,我們省雖然是教育大省,但是根據這些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省內的,不到四分之一,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對面的那些頭頭腦腦們也都點頭做深思狀,那留下來的四分之一的應屆畢業生裡,又有不少想方設法的進入了他們下面的各個部門,這樣一來,投身市場的更少。
“小金呢?你在國外打過。在國企呆過,現在感覺特區和我們內地,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主要的不同就在‘特’上。因為市場經濟發達,所以特區和國際市場體系的相容性更強,我感覺,在特區辦企業
。和在國外差不多。”
金翎的這番話很高明。既說了區別,又不會牽涉到公務員體系上,所以不會讓對面的領導們有意見,因為他們再努力,特區的這個“特”,非特區還是享受不到。
“對,我們來,也就是是考察和學習這個‘特’。”
“特區主要是以外銷為主,我們辦這個分廠也是以外銷為主。在一些流程上,要簡便一些,而且特區靠近港口,物流方便,費用低,”老蔡這是從實際運營的角度出發。
“特區這裡,相關的配套體系更完善,”熊玉良這是從生產的角度說。
總之,大家都說的都是實話,嗯,也就是實話而已,用處不大。
比如人才外流,這個誰都知道,省裡要是能解決這個問題,把應屆的那些畢業生全留在省內,那省裡經濟的騰飛,也就指日可待。
但是,這個問題誰能解決得了?全國的人才都朝南方几個大城市跑,都朝上海首都跑,但是這些地方的人才,又都朝國外跑,總是在外流。
比如馮一平的好多同學,現在都在準備考雅思或託福。
郭副省長來廠裡,除了考察,更多的是表示對金翎的支援和關照,所以連金翎都知道,這樣的座談會,說說這些隔靴搔癢的話就好。
“我最後就一句,我們當然鼓勵省內的企業眼光要長遠,我們也希望省內的企業都能把事業和公司拓展到國外去,但是,也不要忘了在省內投資,你們說是不是?”
“郭叔叔放心,我們集團的立足點始終是在省內,重點投資也是在省內,現在還有幾個專案,正在和省內的一些地市洽談。”座談進入尾聲,金翎也換了稱呼。
“濱江區的那座酒店,也是你們的吧,只要是從沿江大道經過的人,都會談那家度假酒店,看規模,那家酒店應該投資不少?”建設廳的廳長插了一句。
這人估計和老金關係不錯,他這時提這個,是在幫金翎。
秘書在郭副省長耳邊耳語了幾句,他馬上問,“哦?那家酒店也是嘉盛名下的?”
“是,那也是我們最大的一筆投資,計劃在國慶前正式營業,郭叔叔,還有在坐的各位叔叔,我今天先口頭邀請一下, 到時大家一定要蒞臨指導。”
“呵呵,沒問題,你這是第一次跟我提要求,叔叔一定去。”
其它的領導也都跟著說,“一定一定。”
金翎想破費一下,奈何嘉盛現在還沒有這個榮幸,郭副省長一行,晚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