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規劃畢業旅行,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春三月,梅家灣又有一件新鮮事,梅建中要跟著女兒女婿去首都,這一趟他們沒什麼事,是專程去玩的。
旅遊,在他們這個地方,在現在這個時候,離大部分人很遠,特別是對梅建中的同齡人來說,當然,其實他們也不稀罕。
不過,去其它的地方他們可能還無所謂,但是首都啊,他們多少次在歌裡聽到過,多少次在電影裡看到過,多少次聽各種工作隊的人滿是憧憬和嚮往的講起過。
從他們樸素的感情而言,很多時候,首都很抽象,抽象到只是一個承載了他們很多的夢想和寄託的詞語,有時候,首都又很具體,具體到就是一座散發著光芒的**城樓。
所以這兩天梅建中進進出出的時候,那些老兄弟經常會把他叫住,裝上幾袋煙,坐在一起,看著旁邊嬉戲的孩子,拉扯幾句,“建中,老兄弟幾個裡面,你是有福的,只是我們都沒想到,秋萍和振昌會出息到這個份上。”
“是啊,我也記得,早幾年的時候,是他們建房子的第二年吧,吃的油都缺,還要秋萍提著個罐子到孃家來借。”
“說這些幹什麼?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現在不是好好的?”其中一個比梅建中年紀還大,頭髮花白的,說了一句,然後兩眼放光的說,“首都啊,記得幫我多看幾眼,鄧書記現在住在那吧,當年他和劉元帥帶兵從後面山裡過的時候,我還幫他帶過路,他還親自跟我握過手呢!”
這話,馮一平從他嘴裡也聽到過不止一次。
此言一出,譏笑四起
。“你又在吹,你當年頂天能見到他身邊的警衛。”
“我吹什麼?”老爺子把菸袋鍋在鞋底上一磕,“他我還會認錯?”
聽到去首都的這個事,激動的不止這些老人家,在大西北當過幾年兵的大舅,對從未去成首都也很遺憾。這次主動提出,要跟他們一起去,順道照顧梅建中,這樣剛好,本來馮一平還說要抽調一個年輕人,去幫他們打理路上的事情呢。
清明過後,正是一年中氣候最好的日子,馮振昌和梅秋萍,帶著梅建中和梅國勝。先去省城,在省裡住了一夜,然後坐火車去首都,至於回程,馮一平建議他們坐飛機。
週六中午放學後,馮一平和黃靜萍連飯都沒吃,帶著幾個麵包上路,又一次往縣城趕。這一次,是他們三劍客高考前的最後一次聚會。
黃靜萍把麵包撕成小塊。往他嘴裡遞,“還記得去年嗎?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
“記得,”馮一平笑著說。
當然記得,去年也是這個時候,他去縣城,然後因為黃靜萍。和衛生局長的侄兒起了衝突,也是那一次,他第一次沒有抗拒黃靜萍的心意。
“多吃點,”聽到他肯定的回到,黃靜萍愈發高興。
“算了。留著肚子去吃好吃的。”
肖志傑他們還真做了一桌好吃的等著他們,黃靜萍一進門,意外的看到和於蓮在一起聊天的張秋玲,“你怎麼也來了?”
“我怎麼不能來?”張秋玲拉著她的手,“讓我看看,看看馮大老闆,馮大名人有沒有欺負你。”那不消說,她肯定也看了馮一平的訪談。
“好長時間沒見的閨蜜兩個,高興的手牽著手,黃靜萍高興的說,“我真沒想到你能來。”
張秋玲看了一眼那邊也高興得滿臉都是笑的肖志傑,“我爸他一個老同事今天大壽,帶著我媽一起去了,也要明天才回。”
“過來吧,邊吃邊聊。”王昌寧從廚房端出來一摞碗,於蓮拿著一把筷子,招呼她們兩個。
這個家裡還是和馮一平年初來的時候一樣簡陋,連六把椅子,也有四種規格,不過菜很豐盛,啤酒燒鴨,板栗燉雞,剁椒魚頭,回鍋肉,醬爆茄子,酸辣大白菜,還有一大盤炒田螺,小小的桌子,放的滿滿的。
“說起來,這是一年後,我們又一次聚在一起,為了這次的重逢,我們乾一杯吧!”幾個人裡面,比馮一平大了一歲,比其它五個都大月份的王昌寧提議。
“對,乾一杯!”
“試試這個,”放下杯子,張秋玲就給黃靜萍夾了一塊啤酒鴨,“我燒的,”
“等等,”馮一平也夾了一塊給肖志傑,“既然是你燒的,那應該是肖胖胖同學第一個吃。”說實話,他有些懷疑張秋玲的水平。
“不相信我的水平是吧,”張秋玲自己夾起一塊,“我一個人燒飯大半年,這是我最拿手的一道。”
“你看看,一個女孩子,怎麼心思就這麼複雜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