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盡如意,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也是個不錯的第一印象。
香港,雜誌社內,包卓遠接到了一個電話,“郭生您好,貴公司要訂閱我們的雜誌是吧?非常感謝!希望能見到作者?想讓他演講?抱歉,已經有好幾家公司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但作者現在確實抽不出時間來,行,可以的時候,一定優先考慮您的需求。”
這是他去過的一家公司,現在決定訂閱,還想請馮一平去演講。
能增加固定的訂戶當然是好事,可是,對一本雜誌來說,廣告才是大頭啊。
結束通話電話,包卓遠走到廣告部,“有人聯絡嗎?”
廣告部的主管有些心灰的搖了搖頭,“一家也沒有。”
“要有信心,反饋回來的資訊表明,只要是看了雜誌的,都對馮總的那篇文章很有興趣,等到看的人越來越多,情況肯定會有好轉。”
“問題是,我們寄給那些大企業的雜誌,怕是有好些包裝都沒拆,就丟進垃圾桶了吧!”廣告部主管壓低聲音說。
比如,就微軟,他們知道的那些高管和各地的研究院,就一共寄出去了兩百本,樂觀估計,到現在為止,能有兩個人看到就不錯。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下午,馮一平接到了包卓遠的電話,“馮總,很抱歉,情況不太理想。”
“沒關係,我有這個心裡準備,最壞的打算是,這個情況要到三月刊出來以後才會有所好轉。”馮一平說的灑脫,其實還是有些不痛快。
現在想想,在新年第一期,大家一窩蜂的發表對新一年各種展望的時候,他們這本雜誌,要想脫穎而出,本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大家對您的那項新理論,都是讚譽有加,只不過,我們擔心的是,好多大企業,估計都沒有看我們寄過去的雜誌。”
“所以啊包總,我們不要坐等,那麼多跨國公司在香港有辦事處,勞煩您帶著雜誌社的同仁,一家家的拜訪過去,好嗎?還有,有不少跨國公司在內地也有地區性的總部,比如那些大型的車企,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廣告客戶,雜誌社也做份推廣方案出來,總要先建立聯絡,保持接觸,你說是吧!”
“對,”包卓遠耐心的聽馮一平說完,“我也是這樣考慮的,他們不過來,我們就過去,我已經讓他們在做方案。”
“那就好,轉告雜誌社的各位同事,困難肯定只是暫時的,一定要有信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