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事總多磨(下),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定了努力的方向,胡選民校長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讓他感到非常遺憾的是,馮家的那個兒子,沒有在自己的學校就讀過。話。
“這樣吧校長,我告訴你兩個電話,他們是96年考進學校的,和馮一平很要好。”雖然知道讓校長去找肖志傑和王昌寧,也不會有什麼用,但在公務員家庭長大的孩子,很擅於賣這樣的好。
接到一中打來的電話,肖志傑和王昌寧也說得很好聽,“我們一定會跟一平好好說說。”
“對,好好跟他說說,還用不了那麼多,有個三五百萬,我們就能把一中擴建好,我等你們迴音啊”
迴音來得很快,第二天一早,胡選民就接到兩個學生的電話,“一平說。這是他爸媽的主意,他也沒辦法,”
他們倆怎麼可能同意胡校長的說法,讓馮一平不要在鎮上建高中他們巴不得將來在鎮上還建大學呢
不過,胡校長的意圖,他們倒是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馮一平。
“現在的孩子,真是一個比一個滑頭,”胡選民校長悻悻的放下電話。看來,自己免不了要去馮家沖走一趟。去會一會馮振昌。
一般來說,老師們的空餘時間,還是挺多,特別是他這樣走上領導崗位,並不帶課的老師,還真挺閒的。這兩年,特別是年初,報紙上關於嘉盛斥3億巨資,在五里坳鎮興建工業園的事,胡選民當然知道。
只不過。聽說和親眼看到,真是兩碼事。
當車進入五里坳鎮的時候,看著眼前這熱火朝天的局面,他忍不住讓司機停了車。
這是一個窮鄉僻壤的深山裡的小鎮
一邊是熱鬧的工地,一邊是看上去就知道,建好沒多久的工廠現在還在搞綠化,通道兩邊,還堆積著一些材料,可是,工廠已經投產,在鐵欄杆外,就聽得到裡面轟鳴的機器聲
。
這一路上來,他們經過了兩三個鎮,和那些冷清,或者說是蕭條的小鎮不同,五里坳整個鎮就像是一個大工地,四面都在搞建設。
主街的兩邊,商店一家挨一家,其它鎮裡的商店,要麼是百貨店,要麼是服裝店,這裡也不同,他略略的數了一下,這一路看到的各種小飯館,已經有二十多家,還有十來家旅社賓館。
看著街上那些行色匆匆,但洋溢著一股子積極向上的精神氣的年輕人,還有些臉色蒼白,睡眼惺忪肯定是剛下夜班,他覺得這些好像有些不真實。
這裡看起來,比縣城還要熱鬧,還要有活力,還要有希望,還要有前途,自己彷彿置身於曾經隨團去過的,南方那些工業發達的地區小鎮。
“到鎮政府停一停,”他吩咐司機。
從鎮政府出來的時候,他感覺這難度好像更大了一些。
他看到了鎮政府院子裡的一張規劃圖,上面很明確,工業區、生活區、教育區、商務區,都各佔一邊。
教育區裡,不僅有這所規劃中的高中,還有一所嘉盛的培訓學校,一所幼兒園,還有一個縣裡都沒有的少年宮。
看了這些,他就知道,沒必要和鎮裡的那些領導們談,開玩笑,這樣的政績,他們會讓步
不過,都走到了這,顯然也不好半途而廢,只是,當他見到馮振昌的時候,哪還會自持身份,客氣禮貌得不得了,彎腰雙手握住馮振昌的手,“馮總,冒昧登門,抱歉之至”
“哪裡,胡校長你是貴客,快請坐,”
接到兒子的電話,馮振昌也知道,縣一中會有人來,雖然也知道他們的來意,不過,對老師,他始終很尊重,同樣也客客氣氣的接待。
“馮總真是了不起,”胡選民半是由衷,半是奉承的說,“一直聽說您致富不忘桑梓,今天這一路走來,才知道這些話太虛,就五里坳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比南方的那些工商業發達的小鎮差,而促成這一切,就是你們的投資,”
“胡校長你過獎,我們做的還不多,”這話一說,那邊電話又響了起來,
就從胡選民進門到現在說這幾句話的功夫,這已經是第三個電話,都是生意上的事,等他回來,胡選民乾脆就直奔主題,“馮總,你事情多,時間寶貴,我也就不繞彎子,我這次來,其實為的就是你這次的大善舉,”
他把對領導說的那些理由,同樣跟馮振昌說了一遍,歷數擴建縣一中的種種好處。
這些明面上的理由,馮振昌反駁起來也很容易,“我們之所以起了這個心思,要捐建一所高中,就是因為縣裡只有一所高中,每年能接受的學生有限,非常不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