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高待遇,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紀最大的一位,“國內的年輕人,能在美國有這麼大的成就,真是讓我們欣慰又自豪的一件事,”
“您過獎了,叫我一平就好,”
老編輯還不放手,“卓遠他,遇上了一個好機會,”
“您認識包先生?”
“呵呵,香港就那麼一塊彈丸之地,離港前,和他多有接觸,”老先生笑著說,“本來以為他已經頤養天年,沒曾想,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家享譽世界的期刊總編,真是叫人豔羨,”
“之前聯絡的時候,他一直對馮先生多有推崇,現在一看,果不其然,”他拍著馮一平的手,對周圍的人說,“短短几年,馮先生就成功的創辦了一份世界級的期刊,真是讓我們這些自詡為媒體人的傢伙,相形見拙,”
“您客氣,前沿雜誌的成功,起主要作用的是包總,”
排在第三位的中年人搶上來握住馮一平的手,“和馮先生在其它方面的成就相比,他在媒體界的這些成就,也有些相形見拙,不值一提,”
“你好馮先生,我是王鶴年,來自僑報,”
這是最親近國內的一家報紙,“很高興認識你,王總編,”
或許和創始人金大大有關係,明報的那位最儒雅,說的也最簡潔,“很高興認識你馮先生,”
對明報,馮一平的觀感有些複雜,對金大大,那自是極愛的,但是,因為明報針對的主要群體是知識分子,而香港的知識分子中,有不少是以世界公民自詡的,而這些世界公民,肯定是受西方的文化影響最大。
所以,馮一平有時看到明報上的一些文章,感覺非常的理解無能。
大部分內地老百姓支援的事情,他們卻往往會按西方的觀念來解讀,按照西方宣傳的“普世觀念”來解讀,所以不少時候,在一些問題的看法上,往往和內地的主流意識大相徑庭。
打個簡單的比方,我們覺得一加一等於二,但是他們標榜著以中立公正的立場,旁徵博引,雲山霧罩的分析一大通,最後非常專業冷靜,不帶一絲情感的得出一個結論:一加一的結果,其實可能是是負數。
看了那些文章之後,會感覺那些文章,和美國******發言人的一些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該爭議地區的歸屬問題上,我們不持立場,我們支援雙方和平協商解決該爭議,”
但與此同時,已經透過其它管道,把他們“不持立場”的那一“爭議地區”,明確納入了美國的協防範圍。
就是看似非常公正客觀中立,但實際上,不管是屁股還是腦袋,早就是偏得不能再偏,歪的不能再歪。
當然,這樣的文章,在明報裡也不是多數,而且,金大大也說過,“報紙是老闆的私器,不是公眾的公器,”
作為一家公司,報紙首先需要考慮的,也是給股東帶來回報,有時就難免要迎合自己的使用者。
…………
“那我就託大叫你一平咯,”星島日報的老總編笑著說,“一平,紐約的兩處中國城,你都去過嗎?”
“曼哈頓的,之前去過,昨天去了法拉盛,感覺非常親切,”馮一平笑著說。
“那你對唐人街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馮一平想了想,“總體印象,我感覺是比國內還中國,”
“哈哈哈,”大家都點頭,不過,世界日報的總編覺得有些不對,這好像已經開始了採訪,首先不是應該由他發問嗎?
“馮先生,我們很高興的看到,你目前可以說是世界年輕人裡最成功的代表,同為華人,我們很驕傲,”
“那麼,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持續提高,是不是會在很多領域,跟臺港形成競爭?在未來,是不是會搶走原本很多屬於臺港地區年輕人的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