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醫生爸爸、藥劑師媽媽的育兒經,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撓冒灼埔咼繾⑸洌�蚴遣輝俳�械諶�胱⑸洌�悅庠俅畏⑸�現胤從�蜆�舴從Α�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傷痛的打針記憶(2)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針應在嬰兒滿6個月時接種。因為與第二針相隔時間較長,有的家長往往會忘記。如第三針不接種,抗體水平低且持續時間短。
(3)7~9個月的嬰兒的預防接種
7~9個月的嬰兒需要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麻疹疫苗後可預防嬰兒患麻疹。目前規定在嬰兒8個月時都應接種麻疹疫苗。這是因為在嬰兒8個月時,由母親傳遞給嬰兒的麻疹抗體逐漸消失,而使嬰兒對麻疹的抵抗力下降。這時必須採取人工的方法,即注射麻疹疫苗,在嬰兒體內經過一次輕微的麻疹病毒感染,從而在體內產生相應抗體,對麻疹有了抵抗力,這種抵抗力一般可持續3~4年。接種時,在嬰兒的臂外側進行皮下注射。接種麻疹疫苗後,反應很輕,僅少數嬰兒在接種後6~10天可有發熱,但體溫不會超過℃,持續2天即消退。嬰兒的精神、食慾均不受影響。也有的嬰在接種後,發熱的同時可出現皮疹,多見於胸、腹及背部的面板,皮疹數目不多,並且1~2天內即消失,皮疹消失後也不像患麻疹那樣面板上留有褐色斑。因此,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在注射的區域性一般無不良反應。在嬰兒患有發熱、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復期時,均應暫緩接種。對雞蛋過敏的嬰兒應當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後,需間隔一個月才可接種麻疹疫苗。而接種麻疹疫苗後二週,才可注射胎盤球蛋白或丙種球蛋白等,以免影響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4)嬰兒1歲時的預防接種
嬰兒1歲時應接種流腦多糖疫苗和乙腦疫苗。按規定在嬰兒10個月~12個月期間進行流腦疫苗的初次接種,需要接種2次完成基礎免疫,2次之間應間隔3個月。乙腦疫苗有兩種,一種是滅活的,一種是減毒的,一般韓國國內的計劃免疫規定的免費的是滅活的,這一種初免是2針,間隔7~10天,減毒的初免的1針。兩種比較,滅活的寶寶要多扎一次,但寶寶反應相對較小,減毒的寶寶可以少扎1針,但反應相對較大。這兩種疫苗一般接種在嬰兒的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進行皮下注射。接種後反應輕微,僅少數小兒可出現接種部位有紅暈、硬結等反應,全身僅有發熱,偶爾可出現過敏反應,這些反應經過1~2天后也會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5)需加強接種的疫苗
1歲內完成了幾種疫苗的基礎免疫後,在小兒體內產生了足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抗體會逐漸下降,因疫苗的不同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疫苗需要在小兒~2歲期間需要進行加強接種,有些疫苗要等到小兒4歲以後才需要加強接種。~2歲期間需要加強接種的疫苗有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種的方法與基礎免疫相同,4歲加強一劑脊灰糖丸,以後到6歲時在接種一次白破類毒素混合疫苗。另一種需要加強接種的疫苗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初次接種是在小兒8個月時接種的,間隔一年的時間,則需進行加強接種一次,最好是在每年的4~5月份接種,因乙型腦炎的發病流行季節是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疫苗在小兒6歲時還應再加強接種第二次。
(6)哪些情況下應暫緩預防接種?
在進行預防接種時,每種預防制劑均有一定的接種物件,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進行預防接種的。在有以下情況時均不易進行預防接種:
①患傳染病後正處於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過檢疫期的兒童不宜打預防針。若此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②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種疾病引起發熱的兒童,若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誘發或加重疾病。
③有哮喘、溼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兒童,打預防針後易發生過敏反應,特別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製劑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易產生過敏反應;對有癲癇和驚厥史的患兒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白破混合製劑的,易使兒童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有嚴重佝僂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兒麻痺糖丸疫苗。
傷痛的打針記憶(3)
④患急慢性腎臟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化膿性面板病、化膿性中耳炎的小兒,打預防針後可出現各種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響病兒的康復。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兒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