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2章 最後的瘋狂,瘋狂樂園,席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釋迦摩尼佛”的質問,“文殊菩薩”非常尷尬。
作為佛教掌管“智慧”神權的至高神,出謀劃策為佛主分憂是祂的主要職責。
此刻佛主受辱,就顯得祂很不稱職。
說實話,“文殊菩薩”對“釋迦摩尼佛”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釋迦摩尼佛”如果隕落,祂作為“華嚴三聖”的二把手,理論上有機會繼承佛主之位,但那只是小機率事件。
大機率情況下,最有希望繼承佛主之位的必然是“毗盧遮那佛”與“阿彌陀佛”兩者之一。
這兩位大佛一位是喬達摩?悉達多的法身佛,一位是信徒基礎最廣泛的西方“極樂世界”之主,競爭力不相上下。
不管最終誰爭得佛主之位,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文殊菩薩”作為先主近臣,勢必不會在未來受到重用。
如果是“阿彌陀佛”上位,佛教的“智慧”神權多半會歸於“觀世音菩薩”或者“大勢至菩薩”,畢竟人家才是親兒子。
換做是“毗盧遮那佛”掌權,根據密宗思想,“五方佛”掌五智,其中中央佛“大日如來”掌控“法界體性智”,也就是一切智慧,又稱“大日五智”。
而根據現在掌權的顯宗教義,“文殊菩薩”執掌“大日五智”,相當於把密宗屬於“大日如來”的神權劃給了祂。
因此“毗盧遮那佛”上臺之後,一定會將“智慧”神權收回,據為己有。
而且“釋迦摩尼佛”隕落之後,佛教對東方文化圈的影響力將會降到最低,控制的敘事也會縮小到次大陸文化圈的一隅。
而次大陸文化圈內部的佛教是以小乘佛教、南傳佛教為主流,“文殊菩薩”在這兩個流派中的影響力非常小,信徒少得可憐。
信仰之力來源不足,祂別說是保留現在的地位了,恐怕連神系至高神的位置都不保,最終淪為一名主神。
所以“釋迦摩尼佛”隕落,對於“文殊菩薩”來說大機率不是什麼好事情。
為了佛主與自己的未來,“文殊菩薩”必須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破解當前的困局。
祂看了看“釋迦摩尼佛”,又看了看“普賢菩薩”,最終下定決心。
“事已至此,想要逆轉形勢,唯有孤注一擲!”
“‘二十諸天’與護教金剛們靠不住,只能以佛主親傳弟子為主力,對陰間展開攻勢!”
聽到這個建議,“釋迦摩尼佛”不免有些納悶,“你這個建議,與我剛才的辦法又有何區別?”
“況且排除‘二十諸天’與護教金剛之後,能夠參與進攻的人數明顯不夠。”
喬達摩?悉達多的嫡傳弟子除了“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之外,就是“十大弟子”、“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
喬達摩?悉達多玩了個金蟬脫殼,擺脫“道德天尊”化身之後,祂的嫡傳弟子就由“釋迦摩尼佛”繼承。
這些嫡傳弟子與“釋迦摩尼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絕不會有叛教之心,可以放心消耗。
而且這些嫡傳弟子為了弘揚佛法四處行走,本尊都不在中央“娑婆世界”,留在這裡的只是分身,就算隕落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只不過喬達摩?悉達多的嫡傳弟子雖然多,但是封神的人數卻有限。
其中“十大弟子”與“十八羅漢”都是神級,而“五百羅漢”只有排名靠前的十幾位達到神級,其他的都因為資質不夠而卡在了宇宙級。
把這些神級嫡傳弟子全部加一起,也就只有四十來個,連五十之數都湊不齊,又怎麼能夠在陰間佔領一片前進陣地。
就在“釋迦摩尼佛”感到不解時,“文殊菩薩”伸手一招,身後出現八名神級化身——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
這八大文殊都是“文殊菩薩”平常行走世間常用的化身,神級之身擁有更高的自由度,不會因為實力太強而被限制活動範圍。
此刻“文殊菩薩”把自己的化身都招了出來,一下子就補齊了進攻隊伍的人數缺口。
這時候,一旁的“普賢菩薩”提出一個疑問:“現在雖然湊齊了人數,但是以‘若何’此刻的攻擊力,又有誰能頂得住祂的全力攻擊?”
何洛此刻的“收割”buff是94層,一刀下去攻擊力超過5000萬,連位列神系至高神的“九佛”都可以兩刀一個,更何況是普通的神級。
“普賢菩薩”的擔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